阿巧餃子館開業之后生意火爆,當天營業額就達到了八千三百塊錢。
中午飯口爆滿,晚上有十多桌客人等位。出現這桌客人剛走下桌客人馬上坐下搶位置的現象,連服務員收拾臺的時間都不給,簡單歸攏一下就開始點菜。
這現象在新開業的飯店很少見。
開業半個月,阿巧餃子館成為整條街最火的飯店。
一個月后,成為北三臺子小有名氣的餃子館,每天爆滿,周六周日排隊吃飯是正常現象。
由于餃子好吃,賣得火,老譚給王紅增加了一個餃子工。餃子的賣錢額從開始時的一千五上升到了兩千三,有很多人是專門吃餃子來的,尤其附近的居民,經常是一家三口三盤餃子,一個小菜,吃得挺好,感覺比在家吃都合適,并且方便。
第一個月營業額突破十八萬,二十一萬。在月底的工作總結會上,老譚兌現承諾,該加分的全部加分,給兩個優秀員工發了獎金。艷華和燕子高興,大方的拿出三千塊錢給每個員工獎勵一百塊錢。
時間進入到八月份,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人們在這個季節不愿意到飯店吃飯,嫌乎熱,即使有空調也不愿進。喜歡在外面吃點燒烤,一邊擼串一邊喝著涼啤酒,那才是享受。
這時候是燒烤店掙錢的時候,中餐、火鍋開始進入淡季。
阿巧餃子館的生意有所下滑,六月份是二十五萬,七月份二十二萬,八月份已經過去半個月,賣了十一萬,估計到月底也就是二十二萬。
當然,這生意可以了,每天爆滿,并且已經打出名聲,有些市里人都慕名而來。
飯店就是這樣,開業的時候頭三腳踢開,把名聲打出去就做住了。以后管理跟上,產品質量保證,并不斷的改進升級,迎合客人口味,總讓客人有新鮮感,做好營銷,就能長久的做下去。
說開飯店有秘訣嗎?很簡單,把每一天都當成開業去做就行。聽著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這需要管理人員在進行有效管理的同時還要有激情,把員工的熱情激發出來,讓每個人在不斷的激勵中工作,才會如此。
一時的激情創造不了財富,持久的激情一定創造財富。
關東人家的生意還是那樣,每個月一百四十萬左右,員工工資沒上漲之前能夠看到利潤,上漲之后幾乎就看不到啥了。
廚房里的老員工走了不少,王剛徒弟也走了兩個,雖然不缺人,但工作狀態不是很好,遲到早退正常現象,偷吃的也死灰復燃,不但偷吃,還出現了偷拿的。王剛專門抓了兩回,一看竟然是自己從老家找來的,教育一番也就拉到了。
客觀上講王剛的這種人情化管理雖然在感情上得到員工認可,都擁護他,但是在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上存在不足。跟他有關系的員工得到重用樂意干,技術好有能力但跟他沒關系的不行,能力得不到發揮,還不被重視,不樂意干。
通過培訓學習王剛也進步不少,說意識不到這點是假的,也意識到了,但面對這種情況有作繭自縛的感覺。人都是自己找的,不是親戚就是朋友,再不是自己徒弟,你說不用誰吧?把誰砍掉都不好,面子上過不去。并且這些人從打從家里出來就在這里干,只會這點東西,到別人家根本干不了。
就拿牛宏泰和馬順仁來說,一出來就在這里,王剛用拔苗助長的方式把他倆提拔到灶臺上炒菜,會的只是那幾道,如果叫他倆下崗出去找活,只能找砧板活,廚師絕對不合格。
總不能看著他倆出去給人家配菜吧。
現在灶臺上技術好的師傅是李忠清和李旭,華清走了之后蓋鵬和徐軍也走了,后招來三個廚師,干了半個月走了兩個,留下一個燉魚的。走的原因很簡單,還是嫌乎工資低。雖然工資做了調整,但幅度不大,跟外面比依然有五百塊錢的差距。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