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管理者的十六個字: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無我利他、關愛員工。
你做到了員工會馬上回饋給您,為什么?因為道恒無為,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話。
-------”
這是老譚給張立國和他的管理層所做的培訓,我們摘錄一段以作視聽。
“親愛的家人們,今天我站在臺上給大家演講,好像老師似的,挺像那么回事。說實話心里挺美的,為啥?光榮唄,用我媽的話講老小子出息了,給老譚家長臉了。
我是農村孩子,家里窮念不起書才出來的。最開始干的不是飯店,是裝卸工,裝卸水泥,最累的那種。我腦袋上的頭發就是那時候弄沒的——水泥粉塵燒頭發,并且每次裝的時候都累的滿頭大汗,水泥粉塵落到頭發上和汗一結合就成混凝土了,等干了洗都洗不開,箍的難受,一來氣就光頭了,呵呵。
我入飯店這一行晚,二十一才入,到現在整整二十六年,干了大半輩子。
有人問我干這行干夠沒?
說實話干累了,但沒干夠。
咱們干飯店的苦呀,起得比雞早,干的比牛累,吃的比豬差,還常年沒有假。呵呵,大伙兒笑了,我說的是我那個年代,現在早不這樣了。
現在是睡到九十點,起來不洗臉,迷糊一整天,下班就成仙。
看大家笑得開心,那今天我就跟大家好好嘮嘮。
打我出來打工的第一天起就告訴自己從今以后是個打工仔了,不但要養活自己還得養活母親和家。雖是個打工的,但是為自己工作,以后的命運、家境、包括所有的一切不掌握在老天手里,而是自己手中。
------”
這是老譚給員工做的培訓,也摘錄一段以作視聽。
一個月時間,老譚大大小小做了十八場培訓。針對管理層的十二場,員工的六場。培訓之外全部是現場管理與跟進,最終把積分制管理完完整整的導入進了餃子樓。
導入只是個開始,后期的跟進、鞏固、堅持才是最重要的,這就看張立國和他管理團隊的能力與決心了,老譚不可能總在這。
有一點可以肯定,一個月的時間老譚改變了所有人的看法與心態,重新打造了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這對一家餐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說實話張立國的五十萬沒有白花,如今他的餃子樓已經成為鄭州市名副其實的地標性餐飲,同時被評為市優秀民營企業,三年疫情屹立不倒,一直向上。
當然,這跟老譚接長不短的去檢查和培訓是分不開的。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還需名師指路。
老譚自認不是名師,但在餐飲業還是有建樹的,他這些年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一直無償的分享出去,幫助了很多做飯店的餐飲人,也算功德一件。
------題外話------
感謝朋友們的月票、推薦票支持,謝謝!謝謝!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