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給讀者大大拜年了,祝福讀者大大闔家幸福,心想事成,萬事順心,賺大錢發大財,閑暇之余,多多支持本書,拜謝了。)
讓內閣首輔陳演以及內閣次輔魏藻德領兵出征,的確不大現實,朱慈烺堅持這樣說,不過是出一出內心的惡氣,如果他提議兵部尚書張縉彥領兵出征,還有一定的道理,大明文官領兵征伐,已經有了太多的教訓。
“皇兒,陳大人和魏大人領兵出征的事宜,今后再議,朕剛剛與內閣商議,準備給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下旨,令其率領邊軍馳援京城,這件事情,就此為止吧。”
朱慈烺看著父皇朱由檢,抱拳稽首行禮。
“父皇既已決斷,兒臣遵旨,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已經關押到大牢之中,兒臣以為,此事務必要妥善處置。”
大殿里面一下子變得安靜了,準備開口的陳演和輔魏藻等人,再一次將目光集中到朱慈烺的身上,他們本來準備出言反駁。
朱由檢看向朱慈烺,臉上明顯帶著不快的神色。
“皇兒且說說看,該如何的處置光時亨。”
朱慈烺渾然不在意朱由檢的語氣和態度,此刻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給自身立威,都是為了前往南京之后,能夠更好的施展手腳,對于父皇朱由檢,朱慈烺已經沒有報多大的希望。
“父皇,光時亨身為兵科給事中,理應就朝廷當下的危局提出建議和意見,不說徹底化解當下的危機,至少要為此想辦法,可光時亨做了什么事情。”
“左中允李明睿大人提議皇上遷都南京,不管這個建議是不是可行,都是在早朝時候提出來的,李大人有提出建議的權力,陳大人和魏大人反對李大人之提議,這也沒有什么問題,任何的提議都需要爭論,通過爭論之后做出決定。”
“光時亨做了什么,開口就是殺了李明睿大人,光時亨到底想干什么,難道早朝的時候有大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不符合他光時亨的想法,就要斬殺嗎,若是這樣的風氣蔓延下去,今后還有誰會在早朝的時候提出意見和建議。”
“光時亨這是借著言官的權力,壓制他人提出建議,讓人不敢開口說話,用心何其險惡,其心可誅。”
“這等的風氣決不能蔓延,如若不然,朝堂之上,就不會有人開口說話了。”
“今日早朝的時候,兒臣提議斬殺光時亨,陳大人說光時亨罪不至死,李大人說需要經過三司會審,若是換做其他時候,這等的提議是沒有問題的,可當下正值多事之秋,扭轉此等非常的局面,就需要雷霆手段,所以兒臣依舊提議,斬殺光時亨。”
“此事乃是兒臣提出之建議,兒臣力主推行。”
朱由檢看著朱慈烺,沒有馬上開口,他就是再蠢,也知道朱慈烺這樣的提議是為他好,朝中的那些言官的確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他們甚至勾結內閣大臣,屢屢推翻皇上的旨意,如果能夠趁著這個時候殺掉一個言官,必定會震撼其他的言官。
陳演對著朱慈烺抱拳稽首行禮之后開口了。
“太子殿下,臣還是那個觀點,光時亨罪不至死,臣提議,可免去光時亨的官職,令其閉門思過”
陳演和輔魏藻等人也不蠢,他們當然知道朱慈烺所指的是什么,如果在這件事情上面繼續辯論,一旦惹怒了皇上,那光時亨就真的保不住性命了。
朱由檢微微嘆了一口氣,若是因為光時亨早朝時候的幾句話語,就被斬殺了,那外界會怎么議論他這個皇上,雖然朱慈烺的提議是為了大明的江山,是為了他這個皇帝,可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夠做的太過了。
朱慈烺看著陳演微微一笑。
“陳大人建議免去光時亨的官職,令其閉門思過,孤在早朝時候的提議,陳大人怕是還記得吧,凡是辭官之人,都要核實其家中的錢財,這光時亨若是被免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