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甲板上的朱慈烺,一眼就看到了碼頭上面肅立的漕運兵丁。
朱慈烺見過路振飛,對此人有較深的印象,天啟年間,路振飛身為涇陽知縣,不愿意為大太監魏忠賢立生祠,崇禎年間,路振飛身為御史的時候,彈劾內閣首輔周延儒,山東巡撫余大成,以及登萊巡撫孫元化等人,后來因維護錢謙益和翟式耜等人,得罪內閣首輔溫體仁,導致被貶官到河南,崇禎十六年,路振飛被外派,出任淮安巡撫、漕運總督。
路振飛不是東林黨人,不過對錢謙益等人的印象不錯,主要還是欣賞錢謙益的才華,欽佩翟式耜的傲骨,所以在朝廷打算降罪兩人的時候,極力為其辯護。
史載,路振飛是第一個知曉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消息的南直隸官員,于是給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寫信,認為福王朱由崧應該繼承大統,不過福王繼承大統之后,路振飛遭遇到馬士英的排擠,被免去漕運總督之職,又因為母親病喪,竟然落得無家可歸,只能寄居蘇州。
歷史給路振飛的評價較高,稱其為官耿直,不畏權貴,仗義執言。
穿越的朱慈烺,不可能完全相信歷史的評價,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面,參考歷史評價。
朱慈烺分析過路振飛,認為此人骨子里是忠君的,但路振飛自詡為清流,做事情多半會考慮道德方面的約束,說得多,辦成的事情少,其在朝中為官的時候,多半是靠嘴說,而出任漕運總督之后,也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解決漕運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這樣的官員,放置在漕運總督的位置上面,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讓其繼續呆在督察院,專事檢查督促官吏存在的問題,還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
漕運總督是做具體事情的官職,掌握了不小的權力,要懂得變通,知曉如何將諸多的事情做好,而不必在乎外界評價的目光。
路振飛顯然不是這方面的人才。
按照朱慈烺的分析,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之下,漕運都是不能夠停止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近兩萬的漕運兵丁正是發揮作用的時候,雖然河南與陜西等地被李自成占據,山東境內也不是很安穩,不過要求漕運兵丁竭盡全力護衛,將漕糧運送到山東德州,不存在很大的問題,而且漕運兵丁若是盡職盡責,漕糧甚至可以運送到天津衛。
路振飛沒有這樣做,完全是按照朝廷的要求行事。
殊不知若是真的有大軍馳援北方,馳援京城,與李自成麾下的大軍作戰,到時候糧草供給將要成為最大的問題,真正等到作戰開始,再來想著運送漕糧,那就太晚了。
南明時期,路振飛擁戴的福王朱由崧登基稱帝,鳳陽總督馬士英得到重用,成為內閣首輔,路振飛沒有想著與馬士英處理好關系,依舊是一副傲骨,結果遭遇到馬士英的排擠,被直接免去了淮安巡撫、漕運總督之職,差點沒有地方可去了。
綜合這些方面的分析,朱慈烺內心有了定奪,大變來臨之際,他第一個調整的就是漕運總督,將路振飛調整到南京為官,安排其他人出任漕運總督,而最為關鍵的山東,以及河南等地,將是漕運必須要保證供給的地方。
漕船終于靠岸了,船夫開始了忙碌。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旋梯架起來了。
朱慈烺沒有多想,大踏步朝著旋梯的方向走去,一邊的吳孟明連忙開口了。
“太子殿下,路振飛大人已經過來了”
朱慈烺感覺到奇怪,路振飛過來與他下船好像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看見朱慈烺臉上的神情,吳孟明再一次開口了。
“太子殿下,路大人肯定是要上漕船來的。”
朱慈烺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的神情,原來這是擺譜的需要,他朱慈烺是皇太子,要等著路振飛上船來迎接和拜見,爾后才能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