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馬背上的朱慈烺,看見正陽門的時候,史可法、王振和趙之龍等人已經迎上來了。
朱慈烺下馬了,馬車里面的朱慈炯也掀開了簾子準備下來,被站在馬車邊上的邱致中低聲開口阻止了,這是朱慈烺的安排,面見南京的官員還不需要那么大的陣仗。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眼看著眾人抱拳稽首行禮,緊接著跪下,朱慈烺沒有開口阻止,穿越的他對南京的眾多官吏印象不是很好,歷史上后金韃子兵鋒直指南京的時候,南京城內絕大部分的官吏都選擇了投降,這倒不能說人家不應該投降,保住性命是很多人本能的選擇,朱慈烺還沒有那么苛刻,只不過這些留守南京的官吏,包括讀書人,很多人都是東林黨人,后來進入大清朝廷為官,編寫史書的時候,拼命討好大清朝廷,他們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拼命的抹黑大明王朝,混淆了后人很多的認識。
等到眾人行跪拜禮之后,朱慈烺才慢悠悠的開口。
“諸位請起吧,孤奉旨前往南京監國,日后還要依托諸位好好做事情?!?
開口回答的是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史可法。
“太子殿下的囑托,臣記住了,太子殿下一路勞頓,兵部已經備好了接風酒宴”
朱慈烺臉上帶著微笑的神情,眼睛里面卻沒有笑容,剛剛史可法開口的時候,余光掃過了眾人,明顯在觀察眾人的情緒,作為南直隸乃至于整個南方職位最高的官員,若是開口說話都要顧及到眾人的情緒,那也太柔弱了一些。
史書記載史可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優柔寡斷,南明快速的覆滅,與史可法性格柔弱有直接的關系,當然史可法對于大明王朝還是忠心耿耿,誓死都不投降大清國。
這樣的官員,留在身邊做具體的事情倒是可行,但不能夠獨當一面。
“孤這一路上已經習慣了,不覺得勞累,不必著急前去赴宴,孤看還是先到皇宮去吧”
朱慈烺還沒有說完,鎮守太監王振連忙上前來稽首行禮開口了。
“太子殿下,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和乾清宮等都收拾好了,就等著太子殿下進入紫禁城”
朱慈烺看向了王振。
南京留守太監王振是王承恩的心腹,被派遣到南京已經有近三年的時間,南京的局勢比不上京城,東林黨人在這里有很大的勢力范圍,王振的權勢遭受到不小的限制,如果不是王承恩在京城幫忙支撐局面,讓南京六部、督查院與地方官吏不敢落井下石,王振怕是早就灰溜溜離開南京了。
歷史上的王振結局如何,朱慈烺不是很清楚。
現如今的王振,肯定是得到了王承恩的指示,會竭盡全力幫助他朱慈烺,所以王振倒是朱慈烺在南京施展手腳的不小助力。
朱慈烺對太監沒有過多的偏見,從忠心方面來說,太監超過了任何的文武大臣,皇帝有些不好做或者不能夠去做的事情,大都是太監幫忙去做的,最終留下罵名的也是太監,皇帝倒是挺超脫的。
“王大人,在京城的時候,孤就聽司禮監的王承恩大人說起過你,你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努力的做事情,南京的有些情況孤是清楚的,孤剛剛說過了,奉旨來到南京監國,還需要得到你們的支持協助,這北方的局勢危急,調集北方的兵力和錢糧馳援南方,是孤首先要做的事情,王大人肯定是清楚的?!?
王振用力的點頭,臉上堆出來了笑容。
“是的,臣知道知道,臣一定竭盡全力,遵照太子殿下的敕令去做事情,集聚南方的兵力和錢財,馳援北方,努力化解北方的危局”
朱慈烺微微點頭,他不在乎表明自身態度,直接抬高王振等人,朱慈烺與南直隸乃至于整個南方東林黨人之間的斗爭,很短時間之內就要鋪開,到時候他可不會心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