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須知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就算是自己直接要求王振等人對東林黨人下了狠手,引發了一定的波瀾,也無所謂。
最為關鍵的還是掌控南方的兵力和財力,只要手中握有軍隊,有足夠的錢糧,幾個讀書人的鼓噪根本無所謂,他們翻不起大浪。
面對強權的時候,百無一用是書生。
不過,內心深處,朱慈烺還是希望史可法能夠直接表明態度,至少是要在公眾場合表明忠心,這樣朱慈烺就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整合南京的官場,不管怎么說,天下的讀書人對太監都不是特別感冒,再說了,真正掌控局勢之后,朱慈烺還是要大量啟用讀書人,不可能完全依靠太監,太監雖然忠心,但學識不行,性格方面也存在缺陷,難以做大事情。
史可法低著頭,沒有開口說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慈烺臉上依舊帶著笑容,看向了其余人。
“史大人,這里面不少大人,孤還不是很熟悉。”
史可法抬頭的時候,眼神有些迷茫,不自覺的扭頭看了看身后的眾人。
倒是王振,立刻上前一步,開始了介紹。
“太子殿下,這位是忻城伯趙之龍大人,奉旨鎮守南京,很少到京城去,這位是魏國公徐允爵大人,這位是保國公張國弼大人,這位是隆平侯張拱曰大人,這位是臨淮侯李祖述大人,這位是懷寧侯孫維城大人”
王振介紹的每個人都上前來給朱慈烺行禮,朱慈烺則是對著眾人點頭示意。
南京城內的公、侯、伯挺多,這些人都是繼承祖先的爵位,開國皇帝朱元璋將南京立為大明王朝的都城,賞賜了不少的功臣,雖然說朱元璋后來斬殺了很多的功臣,有的甚至是斬草除根,不過還是有不少被賞賜爵位之人活下去了,朱棣篡奪皇位之后,遷都北京,將這些人大都留下來了,沒有讓他們跟著去北京。
這些人的祖先打仗很厲害,為大明王朝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數百年時間過去,他們的后代骨頭早就軟了,就知道享樂,沒有了絲毫奮斗的精神。
按照朝廷的規定,有公侯伯爵位之人,若是沒有出任官職,是不能夠干涉地方政務的,不過他們的地位崇高,偶爾犯一些事情,地方官府往往睜一眼閉一眼。
這些人大都嬌橫跋扈,攪亂地方治安,可以說他們比大明封地的那些王爺郡王還要可惡,因為官員不會盯著他們,這就讓他們躲在暗處亂來。
所以這些人可能是朱慈烺在南京動手的第一批人。
要找到這些人的罪證在簡單不過了,眼下孫川和劉寧正在做這件事情。
朱慈烺剛剛抵達南京,暫時需要穩住形勢,也需要留給孫川和劉寧一些時間,讓他們盡量調查清楚,最好是拿到一些確鑿的證據,這樣朱慈烺就可以大張旗鼓動手了。
越快掌控局勢越好,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的。
默默記住這些人之后,朱慈烺再次看向了史可法。
南京六部和督查院的官員,來的就是史可法一人,城內的公侯伯倒是來了不少,為什么會這樣安排,朱慈烺不是很清楚,按照道理來說,他來到南京,首先就是要見到南京六部以及督查院的官員,至少要見一見所有的尚書和左都御史。
“史大人,六部和督查院的諸多大人,是不是都在兵部等候啊。”
史可法點點頭,擠出笑容開口了。
“回稟太子殿下,南京六部和督查院的官吏,包括南京地方官吏,都在兵部等候”
朱慈烺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剛剛他讓史可法介紹眾人,被王振直接搶答了,這樣的情形,史可法至少需要表現出來憤怒的情緒,可史可法什么表示都沒有。
朱慈烺有些不明白,史可法這樣的性格,怎么就能夠出任南京兵部尚書。
雖說南京六部絕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