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來了關鍵的作用,所以多爾袞還是要表現出來信任他們的姿態。
有一點多爾袞很清楚,后金的滿人不多,婦孺老人全部都算上,也就是區區的幾十萬人,想要讓這幾十萬人統領天下的漢人,不是很現實,所以還是要拉攏和利用漢人,來維持滿人對天下的統治,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保證漢人都臣服于大清國,如果有人不滿或者是反抗,抓起來砍頭就是了,多爾袞不相信所有的漢人都不怕死。
“知道了,讓他們在前面的大堂等候一會。”
眼看著親兵離去,多爾袞沒有著急前往大堂,而是繼續在院子里踱步,這些天他也一直都在思考,思考下一步應該要怎么做,機會來的有些太突然了,不要說他多爾袞,就是整個的大清國都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不過當下的形勢很好,一切都在朝著有利于大清國的方向發展,如此情況之下,那就必須要克服重重困難,盡快盡早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了。
多爾袞沒有將南京的那個大明朝廷放在眼里,甚至都沒有特別的關注,明軍在他的眼里就是烏合之眾,沒有絲毫的戰斗力,一觸即潰。
洪承疇專門介紹了明朝登基的皇帝朱慈烺,這個朱慈烺崇禎二年出生,今年才十六歲,一直都在宮里長大,看上去文質彬彬,實則弱不禁風,不知道民間疾苦,不知道征伐艱難殘酷,怎么可能撐起明朝這個殘破不全的局面,朱慈烺逃到南京去繼承皇位,不過是茍延殘喘,等到八旗軍基本平定了北方的局勢,揮師南下,南京的大明朝廷就要徹底滅亡了。
這也怨不得多爾袞看不起大明朝廷,他親自領兵與明軍交鋒多次,每次都是大獲全勝,松山之戰,明軍可謂是卯足了勁,調集了太多的兵力,可惜還是慘敗,都火燒眉毛了,明軍的諸多領軍的總兵還是離心離德,都想著保存實力,結果交戰剛剛開始,就有大量的明軍軍士逃亡,幾乎是不戰而逃。
明軍軍士面對八旗軍的時候,都有了恐懼的心理,這也讓多爾袞有了充足的自信心。
滿人做事情,歷來都是強調力量至上,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誰就能夠掌控權力,成為人上人,如果自身太過于弱小,那就只有被欺負的命。
后來洪承疇還介紹了大明皇上朱慈烺的一些情況,多爾袞基本都沒有聽進去。
洪承疇專門強調了,朱慈烺前往南京監國,路過山東的時候,斬殺了山東總兵劉澤清,洪承疇本意是想著說明,大明皇上朱慈烺還是有一些計謀和能力的,多爾袞卻認為這個朱慈烺混賬透頂,大明都要滅亡了,關鍵時刻還在斬殺可以上陣殺敵的將領,不就是因為這個將領得罪了即將成為皇帝的朱慈烺嗎,這種只要面子不要天下的行為,就是小孩子的行徑,就是自取滅亡的前奏。
多爾袞固執的認為,朱慈烺遠遠比不上他的父親朱由檢,根本不可能成為大清國的威脅。
抱著這樣的心態,多爾袞決定兵分兩路,多鐸、阿濟格與吳三桂追擊西撤的李自成和大順軍,務必要徹底打敗大順軍,讓李自成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另外一路派遣漢八旗軍士,前往山東與河南等地征伐,兩路大軍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徹底穩定北方的局勢。
穩定北方的局勢之后,接下來就是南征了,滅掉南京的大明朝廷,一統天下。
想到這里,多爾袞走進屋子里面,拿起了桌上的圣旨。
圣旨是從沈陽送過來的,皇上在圣旨里面對攝政王多爾袞予以了高度的贊譽。
這份圣旨肯定不是出自于皇上之手,而是皇上的母親莊妃。
雖然已經成為大清國的攝政王,掌握了大清國的所有權力,不過多爾袞還是想做皇帝,四年前皇太極突然病逝,沒有留下遺詔,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空缺,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為了爭奪皇位,差一點兵刃相見,后來為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