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兩人都跪下了。
“起來說話吧,你們馬上就要參加鄉試了,朕的恩科特旨下去之后,南直隸各地的讀書人,幾個月之前就來到了南京,在這里復習和聚會,這里面還有近五百名從北方趕過來的讀書人,考生的總人數已經突破三千人,此番鄉試恩科,頗為激烈,朕也沒有想到啊。”
站起身來的向祖江和石明輝,兩人的臉上都帶著苦澀的神情,雖然他們專心于情報的搜集,不過此番恩科鄉試的情形如何,他們還真的不知道,原本以為來到南京參加鄉試的考生頂多也就是千人左右的規模,兩人還有一絲的希望,現如今來到南京參加鄉試的考生突破了三千人,他們怕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
曹化淳注意到了向祖江和石明輝的神情,臉上帶著笑容開口了。
“足智多謀的向先生和石先生,這是怎么了,害怕了啊。”
臉上帶著苦澀神情的石明輝開口了。
“曹大人說的是,向兄與在下還真的是有些害怕,參加恩科鄉試的同年太多了,向兄和在下沒有時間看書,若是考的太差,無顏面見皇上。”
朱慈烺看了看兩人,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向先生,石先生,讓你們與三千余考生一并考試,對你們的確不公平,此次的恩科,朕本來打算改變考試的辦法,奈何內閣不同意,禮部也不同意,朕也沒有辦法,所以還是按照以往的辦法進行,出考題是督查院那些御史的事情,朕也不知道考題是什么,沒有辦法給你們透露,朕甚至都不知道考官是誰,鄉試與會試為朝廷之大事,為朝廷吸納地方之人才,不能不嚴肅,朕已經下旨,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插手恩科的事宜,包括朕都不能夠隨意插手。”
“不過朕還是為你們專門想了辦法,考題肯定是四書五經之內容,你們答題可不完全局限于四書五經,引經據典的同時,將你們大半年時間以來所做的事情,全面歸納總結一下,重點是寫出你們之心得體會,朕直接調閱你們的試卷,若是你們歸納的好,就不愁高中的事情,不過有一點朕要說在前面,若是你們答非所問,連朕都看不下去了,那就不要想著高中的事情,兩年之后再行參加鄉試。”
向祖江和石明輝連忙對著朱慈烺抱拳稽首行禮,臉上露出激動的神情。
“謝皇上之恩典”
向祖江和石明輝很清楚,這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就算是他們留在南京拼命的讀書復習,想要從三千多人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大的困難,能夠參加鄉試的考生,全部都有生員的功名,人家的學識也不一般,可不是吃素的。
南直隸有三千多人參加鄉試,舉人的名額只有五百人,這還是皇上專門下旨增加了兩百人,畢竟有不少北方的考生千里迢迢的來到了南京參加考試,這里面還有不少北直隸的考生。
連年的戰亂,科舉考試也遭受不小的影響,崇禎十四年之后,縣試、府試和院試時間變得不準時,很多考生因為戰亂的緣故無法前往府衙和省城參加府試和院試,無法獲取到生員的功名,也就無法參加鄉試,而鄉試遭受到的影響更大,譬如說北方很多的地方,戰亂加上天災,鄉試完全停止,導致地方生員怨聲載道,他們拼命的讀書,就是想著科舉高中。
此次的恩科,皇上和朝廷是下定決心的,南方各地的鄉試都能夠順利進行,遭受的影響不是很大,北方就完全不一樣了,北直隸、陜西、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無法進行,朝廷準許這些地方的考生前往南京參加鄉試,可真正能夠來到南京的考生沒有多少,絕大部分的考生只能夠留在當地。
李自成也曾經在陜西大規模的舉辦科舉考試,可惜的是,參加考試的考生人數太少,絕大部分的讀書人對此是不屑一顧的。
京城方面曾經傳來消息,后金的皇帝和皇太后抵達京城之后,也會開恩科,可惜經過了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