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還不如像我這樣在長安當個卒子,每月有固定的俸,要是能接上這種押送糧草的活,還能有格外的錢拿,一家人都可以好好地活。
本來我找過上司,叵耐我那幾個兒都算不上優秀的行列,最終連個郡國都進不了。沒辦法,我只得拼著一把老骨頭,為一家人謀個溫飽。”
陳平的心中有愧,作為一個朝廷的官員,自家百姓的日子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著朝廷制度的成效。
這老軍的日子明顯就不太好過,陳平問,“那年齡再大一些時你打算怎么辦?總有跑不動的時候吧?”
那老軍笑道,“侯爺好呆的心。現在我老家那的日子比前朝時好過多了。至少大家不會像盯著仇人一樣細細地找尋鄰居的錯處然后去舉報了。
還有大多數家庭現在喝稀的還能吃個飽。聽我老伴說,高祖皇帝和項羽打得正難解難分時,好多人有家都不敢回,男的為一口吃食糊里糊涂地就找去隊伍跟上去;女的帶著小孩就更難捱。
那時村里倒了好多無主的房屋。到現在,大家伙至少還有穩定的日子可以過,還能餓不著。一般的人家遇到好的年辰還能有冬衣穿,日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
村里的老人說,這日子看上去是越來越好活了。
等到我跑不動時,大概我的兒子孫子們也就不稀罕我這點微薄的俸了吧?”
陳平這才發現自從大漢建立以來,自己一直處廟堂之高,早失了地氣。長安的三千里繁華,畢竟只屬于那些個富商巨賈和權貴們。
真正作為脊梁支撐著大漢朝的,還是那看上去不那么光鮮的平民百姓。
這些百姓過得還不好,大漢朝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大漢君臣們的努力。呂雉的心胸還是不夠寬廣,她還停留在個人的利害得失上。
聽說呂雉已經牽頭想要讓魯元公主家庶出的女兒嫁給劉盈,雖然只是傳說,只是這無風不起浪,為了權力,這么荒唐的事都想得出,陳平覺得要么是傳謠的人要么是呂雉已經瘋了。
而且她若不放下自己的執念,將會在歧路上越走越遠。
陳平心中敬愛著跟前的這位老軍,為了老軍,也為了千千萬萬像老軍這樣的人,陳平覺得,劉邦當初的布局沒錯,自己將會跟著劉邦的腳步,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