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往林子深處去,也沒見著多少體型過得去的動物,且絕大多數都是植食性的。植食性動物性格相對溫馴,陳平自身的安危倒是不愁。
只是陳平在林子里狩獵進展得相當地不順。
這片林子里的動物比上林苑里不但體型少了很多,連數量也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這里的動物似乎比上林苑里的警惕性更高,經常是遠遠地看到一個身影,然后就以極快的速度閃得不見了蹤影。
最氣人的是,每當陳平到一個新的落腳點時,頭上總有咕嚕咕嚕或清脆或鈍厚的鳥叫聲從頭頂處傳向四面八方。
果然純野外的東西比家養的更能考驗獵人的能耐。
在極度不順時,陳平反而冷靜下來。他回想起當初跟劉邦打仗時,步兵遇到相當于現代重裝甲的騎兵時,也不是完全只有挨宰的份。
有一句叫做“射人先射馬”永遠沒錯。
在這場覓食的過程中,那些獵物就是陳平的對手,而頭上的那些個示警的鳥兒就相當于獵物的神助攻。
陳平要拿下獵物,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些鳥兒給拿下。
按陳平的判斷,那些個鳥兒的警覺心不比任何一個人差,陳平不能一開始就直接用箭對著它們,不然的話兩條腿的永遠跑不過天上飛的,陳平心中的盤算就永遠也落不到實處。
陳平又換了好幾處地方,頭上那千篇一律的聲音總是疾緩有致地千篇一律。陳平這時已經好些次用眼睛偷偷地瞄了頭頂上的那些個鳥了,也把它們棲身的規律摸得差不多了。
突然,陳平拈弓搭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射向頭上最嘹亮的那一處。
少頃,一只簸箕大的鳥兒直楞著翅膀從不遠處的一棵樹葉繁茂的大樹上落下來。陳平的頭上的喧鬧聲四散著開去。
陳平心中一陣欣喜,跑過去拎起來一掂,心中卻涼了小半截——那鳥看著大,其實也只是羽毛豐滿罷了,身上輕飄飄的。
陳平粗略估計了下,掏去內臟,這鳥最多不過兩斤肉,不過這也夠陳平飽上一頓了,先能活下來,找到來時的路,然后回到長安再說其他的。
若干年的軍旅生涯,陳平早已學了不少的生存技巧,就好比說在野外,怎么辨別哪些可以作為火石,怎么來生起一堆篝火等等。
吃飽喝足之余,林子里的光線已經開始柔和起來,離天黑已經近了。
得到了食物滋養的腦子終于像在朝堂上那般地高速轉了起來。陳平發現,他自己轉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剛進林子的不遠處。
四周圍的景致又都差不多,要辨別方向似乎很是困難,心中不禁有些暗暗著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