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硬生生的那種“有條件要達成目標,沒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同樣也要達成目標”的典型嗎?
這么強的女子,放到劉邦的功臣堆里都算是上品了。
只是陳平那天探小紅的底細時,陳平卻是看得出來的,那魚木匠雖然表面上裝作不在意,可心里還是有小紅的。如果小紅因為大漢這頭的事去往匈奴個十年八年的,對魚木匠來說打擊會很大的。
陳平問曹參,“你可知住在故趙王府中的魚木匠?”
曹參吸溜了一口氣,
“知道啊,義帝熊心的孫子,是個有點來頭的人。他一到長安城上頭就讓多關(guān)照他,負責關(guān)照他的人一直是我。
不然你以為在城東那次那么幾個木匠,為何獨獨他逃脫了?”
陳平的心中有震驚,問,
“你們既然知道始作俑者是誰,直接抓人就是了,為何還要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那么多圈?
勞民傷財!”
曹參鄙視地看著陳平,
“書看傻了出不來了吧你?在那種情況下,救魚木匠和順藤摸瓜只能選一樣,換你你怎么做?”
陳平?jīng)]再吭聲。
魚木匠和他身后的勢力代表的是大漢內(nèi)部的安定,而那些個在長安城內(nèi)作祟者,只是不敢浮到面上的外來戶罷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陳平不知道因著救魚木匠丟了那條好不容易碰到的線索后,曹參查那事進展咋樣了。怕就怕對方是有以政權(quán)為后盾的勢力,根深蒂固的,還有相當?shù)慕?jīng)驗加持,打草驚蛇后要查就更難了。
陳平順口問了句,“有什么我能做的?”
曹參笑著說道,
“可做也不可做。聽皇太后說高祖皇帝臨終前說你是個有福氣的人,把你的運勢借我一點就好。
多虧你不小心發(fā)現(xiàn)了小紅這頭的端倪,她已經(jīng)把她在長安城和洛陽知道的情報都給朝廷了。
就憑這些,朝廷只要放長線,就能把蘿卜和泥一起帶出來。”
陳平心中安然,嘴里卻占著便宜的理不放,
“這種國家極機密的大政,你告訴我似有不妥。以后還是不要把我拉進來的好。”
這時曹參的隨從從外叩門,稟道,
“相國,宮中有人來,說是陛下和太后有請,請相國和曲逆侯一起去。”
曹參笑道,“否極泰來,連喜事都上趕著接二連三地到。這就好像是久旱逢甘霖,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陳平不知是何喜,聽曹參說是好事,就將信將疑地跟著曹參進了宮。
然而去的并不是大殿,而是呂雉所在的長樂宮。
一進門,只見燭光熠熠,宮人內(nèi)侍從側(cè)門進進出出的一派繁忙景象。
離劉盈呂雉座位最近的,坐著一位面容極熟悉親切的男子,一臉的貴氣和和善。陳平一時想不起在哪看到過他。
倒是曹參,精得跟猴似的,帶著陳平向劉盈呂雉行了君臣大禮之后,坐在那人的對面處,套起了近乎,
“海陽侯真是稀客,自從高祖分封功臣之后,要見你一面還真是比登天還難!”
陳平望著長樂宮內(nèi)的食物,頓時失了饕餮般的食欲。
眼前的那個人,的確很親切,但他的飲食方式跟陳平所熟悉的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當然,是在特別急眼的時候。
記得那年劉邦聽從謀臣的意見采取多點疲乏項羽的戰(zhàn)術(shù),被困在宛縣時,一時間城內(nèi)糧草盡絕,眾人絕望之時,正是這位越國王室后裔帶領(lǐng)著大家下河撈魚捕蚌,教大家做法緩解饑荒。
最慘烈的時候,海陽侯還帶著一幫子膽大的去捕蛇把蛇肉做熟了來吃。
毫不夸張地說,這位海陽侯,差不多算是開了大漢朝吃魚的先河,雖然最終沒有把吃魚做魚飲食習(xí)慣在大漢普及開來,但從吳國劉濞的飲食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