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千里奏疏,在朝堂引起軒然大波。
藩鎮要起兵。
報復折辱者。
并且是一次起兵五萬,長驅直入橫掃山東……
“臣,安祿山,啟奏陛下,自古文士愛名,武夫重義, 或有脾氣桀驁,一腔熱血忠誠。”
“臣,自二十歲起,為國戍邊,肝膽赤誠,由一邊軍卒子, 累軍功而至大將軍。”
“世人只羨臣之升遷, 未思臣之疾苦,若無大功, 何來升遷也。臣之滿身傷病,歷次大戰之積勞,然則無怨無悔,從未向陛下抱怨。”
“值今次,終抱屈難平。”
“去年,大唐天寶三載,臣受朝堂兵部、戶部以及工部誘惑,言稱有精造軍械,可供于邊軍使用,但因造價靡費,國帑空虛,故而讓臣付出錢款,用以彌補三部開支。”
“臣初聞此事,猶豫不決,蓋因武將為國戍邊,軍械兵馬皆應朝堂配發,何來私自掏錢一說, 何來自負錢款一說?”
“然臣又思及邊軍苦楚,士卒所用兵器多年未曾更換,朽敗不堪,難以為用。”
“軍械,士卒之性命也,上陣殺敵,依之臂膀,若軍械不良,士卒徒然橫死。”
“故因此,臣終下決定,付出巨資六百八十萬貫,向朝堂三部采購軍械。”
“此筆巨款,駭人聽聞,朝堂諸臣無不暴怒,抨擊臣搜刮民資民財。”
“然則誰又能知,此巨資實乃臣之多年積攢,從開元二十年起,歷十三載節衣縮食, 一粒糧, 一尺布, 臣不舍吃,不舍穿,全家老小,度日清廉,唯此狠心節省,方才攢出家業。”
“為邊軍士卒之軍械,臣無怨無悔付出,六百八十萬貫,盡皆給予朝廷。”
“共采購軍械一百二十車,總計桐油長槍十九萬柄,堅木硬弓五萬四千張,重甲一萬副,馬鞍馬鐙等物數萬余。”
“余去年春時,發起商隊運輸,為防引發爭議,護送將士皆化作鏢師。”
“至河南道境內,與山東南路接壤處,突然遭逢大變,所有軍械盡被劫掠。”
“以上,乃軍械失竊大案之前后,臣之心痛如絞,臣之心如刀割,曾于去年告上朝堂,求陛下給臣做主……”
“然則限于證據確實,難以查實劫掠之匪,陛下雖有心幫臣,難以抓捕匪人也。故而安撫寬慰,讓臣感羨天恩。窩此憋屈,耐心苦等。”
“足足一年,臣夜不能寐,想及數百萬家資損失,想及數十萬軍械被劫,邊軍士卒仍舊使用老舊之兵,軍中怨言日漸一日難以壓制。”
“此中之苦楚,誰能知曉也?”
“至今日,臣驚駭得一消息,乃十八皇子壽王殿下,于山東蘭陵驚見邊軍兵器,制造精良,嶄新如初,遍思朝堂歷年以來之配發,從未有過配發山東之軍械。”
“由此,一樁大案水落石出。”
“蘭陵郭子儀,封號瑯琊大將軍,此賊安敢欺我,竟于暗中劫我軍械。”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臣乃武夫,一腔肝膽,為國戍邊多年,始終任勞任怨,無抱屈,無不平。”
“唯此折辱之事,武夫義憤難平,劫我軍械者,如殺我父母,此不共戴天之仇,唯有生死而加之。”
“然則臣乃陛下之臣,莫敢私自啟用刀兵,即使激怒攻心,猶然強行忍受,先發奏疏于陛下,表明臣之磊磊忠誠,奏疏之后,方才起兵……”
“以此恭敬,顯臣之忠。”
“天寶四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敬拜變下。”
……
一封很長很長的奏疏,通篇全都在抱屈訴苦。然而無論再怎么抱屈訴苦,依舊掩蓋不住起兵的本意。
這封奏疏才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