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對?”
不愧是當官的,歪理也能講成正理。
而那個正直大臣則是再次大吼,臉色的暴怒誰都能看出來,悲憤道:“爾等,爾等,禍國殃民……”
結果一群大臣紛紛冷嘲熱諷:“喲,顏大夫這是什么意思?”
“你看似忠貞,恐怕也是懷有私心吧。”
“休怪吾等直言,你顏大夫難道就一腔為國嗎?你站出來抨擊安祿山,無非是想給郭子儀站臺嘛……”
“明眼人不說暗話,誰不知道你們瑯琊顏氏和郭子儀穿一條褲子?”
朝臣的吵嚷,大臣的爭辯,整個早朝大殿宛如市井集市,漸漸竟然演變成了潑婦罵娘的場面。
但是吵歸吵,罵歸罵,能屹立朝堂的沒有啥子,誰都知道這事最終拍板定論還是皇帝。
而皇帝呢?
表現的果然夠昏庸。
如此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動搖國本,但是皇帝竟然像是毫不擔憂,反而笑呵呵的再次開口:
“大唐自開國之時,一向崇尚武風,遙想當初貞觀之年,豪門貴族之間出現仇隙,如何解決呢?雙方真刀真槍的干一仗。”
“比如貞觀年代的盧國公程知節,曾因家族產業與另一位國公結怨,雙方敵視爭斗,堪稱曠日持久,最終太宗陛下決定,讓雙方各領家丁部曲干一仗……”
“誰打贏了,誰就有理。輸的一方,老老實實認輸。”
“貞觀年代能如此,太宗陛下能如此,那么朕這位大唐中興之主,曾經開元之治的締造者,朕難道沒有這種大胸襟嗎?哈哈哈哈,朕同樣也可效仿太宗陛下的手腕也。”
“諸位愛卿爭吵了三日,一直沒能吵出個結果,既然如此,朕乾綱獨斷……”
皇帝說到這里,目光慢悠悠掃視全場,然后語氣不緊不慢,緩緩做出了決定:
“安祿山想要起兵,那就由著他起兵,五萬邊軍而已,入關又能如何?諸位愛卿無需大驚小怪,陪著朕在長安看一場熱鬧即可。”
“至于郭子儀,那小子朕有印象,是個愣頭青,脾氣同樣犟的很。尤其是當初武科之時,這小子似乎和安祿山產生了一些嫌隙,趁著這次機會,朕估計他也想和安祿山過過招……”
“哈哈哈哈,武將嘛,就該有武將的血性,讓他們打,讓他們擼起袖子狠狠的打。”
“誰打贏了,誰就有理,誰打輸了,乖乖認輸。”
“朕乃大唐之主,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算在這場爭斗中死掉一個大將軍,難道朕會缺少其他武將盼著效忠嗎?”
“無論是安祿山死,又或者郭子儀死,無所謂,讓他們打就是,誰死了就把大將軍職位讓出來,正好讓朕拿去封賞人……”
“哈哈哈,楊國忠,你小子不用擠眉弄眼,朕之所以這么決定,就是要給你小子好處。你姐姐天天哀求朕,求朕給你安排一個好差事。這不,好差事來了。等到兩位大將軍分出勝負,死的那個人的職位賞給你。”
整座朝堂大殿再次冷場。
幾乎落針可聞。
無論是忠臣還是奸臣,此時臉色全都難堪無比。
誰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昏庸如此,坐視安祿山起兵,坐視郭子儀迎戰,等到死人之后,職位拿去封賞人。
并且封賞的是楊國忠,那個靠著姐姐上位的狗東西,這個狗東西除了耀武揚威的本事,除了飛揚跋扈的性格,一無是處,一無是處啊。
陛下真的昏庸了!
大唐風雨飄搖啊!
無論忠臣還是奸臣,這一刻在心底同時苦嘆。
……
昏庸的皇帝宣布散朝,大臣們帶著憋屈紛紛離去。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有幾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