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甲兵的大寨將大山往通州的道路堵得死死的,這樣就隔斷了金軍偷襲通州的路徑。
大寨的地形不是很好,沒有兩山夾一谷的地勢,而是有好幾個山口。
兩人商量了一下,感覺靠三千人堵住這幾個山口有點吃力,敵人攻破一點全線都會崩潰。
按照斥候軍的勘察,幾個谷口深入十里就匯集成兩個山口,只要占據這兩個山口,就能牢牢控制住這一整片山區。
麻煩的是這兩個谷口距離水源比較遠,一旦敵人對大寨發起攻擊,斷絕水源地,就只能依靠五十里以外的地方運輸,會對士兵體力保持帶來極大困擾。
陳嘉接到報告后也覺得自己先前的部署有大問題,仔細考慮之后,便派武松的五千步軍增援過去,在藤甲兵大寨后面十里安下營寨。
這個位置相當重要,一來能保護藤甲兵的糧道和水源運輸通道,二來做為預備隊隨時能增援上去。
武松到了山口,勘察地形后,在兩個山頭和谷道立了兩小一大三個寨子,呈倒品字布防。
副將趙立則帶著三千人馬前移到藤甲兵大寨之后立寨,這樣的布置立刻讓略顯單薄的大寨顯得厚實起來。
藤甲兵在寨子里挖了兩個石灰巖鋪地的池子,后軍調集了十五輛水車運水,除了飲用水放在水桶里,其他的水都倒入池子中,這些水的主要作用除了士兵洗漱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火。
即便是十五輛水車換牛不換車,連續運輸,運輸量依舊不夠使用量,最后李德不得不下令除了食用水,全軍停止洗漱節約用水。
趙立檢查藤甲兵的防御工事后,臉色有點不好,跑到大寨找到李德就問:“為何前面谷內的樹木不清除?這會影響你們的視界,而且這些樹也會成為敵人的攻城工具。”
“哎呦,趙指揮使啊,您可不曉得,我們都是山地兵,爬山是我們絕活,這守大寨我們都不會啊。”
李德有些撓頭,在嶺南地區,這支藤甲兵都是做攻擊部隊使用的,所以他們攜帶的工具就是開路砍刀和臥具。
李德和陳十四在軍校學了一個月,就接到命令出征了。總算李德多了一個心眼,他見識過步軍立寨,還知道去后軍領了幾百把鐵鍬,否則建造這兩個大寨他們都會抓瞎。
趙立很年輕,是個嚴謹的軍人,一手騎射功夫在河東軍也是出了名的,所以李德和陳十四對他還比較尊重。
嶺南山地兵不擅長守城,這一點是陳嘉和荀程的疏忽,他們想當然認為步兵么,守城應該是基本素質。可嶺南山地兵是一群奇葩,他們擅于翻山越嶺,擅于與敵人短兵相接,就是不會守城。
武松聞訊趕來,了解情況之后當機立斷就將藤甲兵與趙立部互換,并且將這里的情況匯報給陳嘉。
陳嘉接到信,后背就滋出冷汗。
他與荀程都是謹慎的人,卻同時犯下了如此大錯,說明他們對自己部隊的了解還不夠。
戰爭這東西,比的是誰犯錯多。自古以少勝多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強大一方犯錯,被弱小一方抓住造成的。
“趙指揮使,金軍來了。”
一個斥候氣喘吁吁跑過來,將手里的竹筒交給趙立。
“五千人?這點軍隊他們敢來攻打我們?”趙立的眉頭皺了起來。
斥候的消息應該是準確的,但是五千人來攻打大寨,那金人不是腦子壞了就是有陰謀。
李德和陳十四相互看看,他們也沒啥好主意,只能指望眼前這個年輕將領動腦筋了。
趙立盯著地圖陷入沉思。
山地特點就是地形限制部隊展開,防御方占盡上風,一般腦子不壞的人是不會輕易攻打山寨的。除非……
除非還有一個他們不知道的通道,這五千人是來牽制他們的,另一支部隊迂回過去后,就能突然襲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