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道德。
“測試?”
“就如此前,我贏了其他三門方可參與潛龍大會。”
“如此一來若德行不夠,恐會讓其他各部爭相為先,甚至鼓勵他們好勇斗狠。”學主首先想到了這個辦法的問題。
“所以我才言須德才兼備方可。”
“德才兼備,何其難也。”
“若于數十人中選出一人自然是難上加難,若于萬人選出數十人則易于行之。未來儒家之數何止十萬?學海立頂于點,自然是學德兼優方才可取之。”
聽到雪千夜的話,學主思考片刻,覺得好像也是。人數多的好處在于,有更多的選擇。一百人不好找這種人,一萬人里肯定能找到那么幾個。
十萬呢?
“定條行規,此舉倒是有些法家的影子。”想到這里,學主不禁笑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不用說,法儒從來都不是對立。君子以儒正心,小人以法制行,如此,則國定,而民勉之。”
雖然許多人覺得儒法是對立的學說,但自己從沒這么認為。相反,兩邊想到補充才能讓各自的學說更加圓滿。
聽到這里,學主先是一愣,隨之盯著雪千夜看了許久。直到雪千夜感覺有些不對,拿著茶杯掩飾自己的尷尬學主才收回目光。
“唉!我老矣。”半響,學主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學主何出此言?”雪千夜聽到這句話差點把茶噴出來。
這是什么跟什么?
“先祖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我剛才卻固執于儒法之爭,儒之道本就是萬川歸海,倒是我落了下乘。”學主平靜的承認著自己的過失與私心。
光是這一點就相當難得,尤其是他本人還是一位頂級高手。
“對了,還有一點。學主,你現在最好去向皇帝要一塊地,這塊地的面積要足夠大,同時在城外。那將是學海新的院區。學海畢竟是為一心求學之人而存在,如果像現在這樣身處城內,其中弟子難免被神都的繁華所吸引,從而無心求學。”雪千夜適時的說出自己的建議。
移到城外雖然可能會失去皇城的優勢,但同時也能暫時避開朝中的事情,對內可正心,對外可示自己無爭斗之意。
“嗯,你考慮得周全。雖說學而優則士,士而優則學。但外物難免影響人心。否則孟母也不會三遷家居。只是如此浩大的工程,非數月之功可全啊。”
“學主,這種事情可以找墨家。他們是專業人士,讓他們幫助學海建立新的院區,對他們來說并不困難吧。”
“確實不困難,但墨家為什么要幫我們?”
學主當然知道雪千夜跟墨家的關系不錯,那也只是他個人,并不代表著墨家與學海的關系也不錯。此前他們兩家雖然算不上仇人,但也競爭關系。
“唉!學主啊,這就是你想不開了,不是嗎。你看,我剛剛跟你說的這些,不是同樣能用在墨家身上嗎。用我剛剛跟你說的這些策略換成墨家幫學海建新院,墨家沒有拒絕的理由啊。”聽到這里,雪千夜不禁感嘆著學主的憨厚。
學主并不是不聰明,否則之前也不會聽清楚自己的暗示然后行動。只是他跟自己不同,不喜歡玩這些手段而已。
“一策兩現,好小子,你這是空手套白狼啊。”
“是傳遞知識。”
“神都四周土地早已被權貴占盡,土地之事,皇帝未必松口。”學主再度說出一個難題。
在這個時代土地非常金貴,尤其是神都附近的土地。學海要搬到城外,自然需要一大片土地,而這片土地不可能從世家手里拿,那就只有皇帝自己出。
雖然這位皇帝不那么在意錢的事情,但一下子要這么大開口,皇帝也會肉痛。就算他們在合作,他也不一定會同意。
面對學主的問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