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通過隔音棉完成的。”
“目前市場上,藍星的車輛中,德意志系列的車子這方面是做的還算可以的,米國系列的車子做的也很好不過大家都知道米國系列的車子以工業風粗狂聞名,所以不那么細致。”
“而櫻花國系的車子, 基本沒有這方面的投入。”
無論地星藍星,櫻花國走的工業路線都是同一條路線。
作為小島國,他們也只能走這條路線。
比如著名的本田,一百二十萬軟妹幣的面包車型,完全沒有隔音棉,就是一個空車殼子。
很多車主為了裝逼去買,買完后忍不了一個月,就得自己去加隔音棉。
這可很讓人頭痛。
接下來是汽車底盤。
“汽車底盤是車重的主要來源,也是鋼材料用的最多的部分,以市場上六十萬級別的小轎車為例子,它們的平均裝配價格是一萬。”
啊?汽車底盤才值得一萬?逗呢?
呵呵,你覺得能值得多少錢?如果價值高的話,那報廢車怎么可能那么便宜賣出去。
要知道一輛車最不容易損壞的部分就是底盤。
很多車開報廢了,底盤也頂多是有剮蹭,絕不會壞。
經常聽說的地盤刮壞了其實是設計不合理的油管被刮壞了,而不是底盤那塊鋼背刮壞了。
笨的人還在驚嘆,聰明人已經吧這些數據加起來了。
油車,動力系統就一萬多不到兩萬,制動系統三萬,降噪系統基本不存在,幾千塊就拿下了。
汽車底盤一萬。
這么一算,六十萬的車,四大系統合起來,成本才特么不到七萬???
內部裝飾?內部裝飾現在可是選配的啊!!!
安全系統是啥玩意兒?安全帶么?還有車外框架?既然底盤才一萬,那外框架搞不好也就一萬。
像櫻花國汽車這種,外框架搞不好一萬都不到,畢竟是塑料做的。
駕駛助力系統?指的是什么導航么?這玩意兒有啥用。
也就是說,六十萬的車,成本是八萬塊???
很多人已經炸裂了:
現在的汽車行業,利潤這么高???
這特么的可太牛逼了,賺百分之八十啊?
不能這么算,很多價格來源于關稅。
但我們購置的話也要繳納購置稅啊!這么互相以抵消,他們利潤還是達到了百分之八十!
沒有錯,這就是為什么汽車賺錢的原因。
實際上,售價六十萬左右的汽車,主體結構就值八萬。
加上其他的輔助結構,價格也就是十八萬左右。
這還是地星的標準。
藍星標準,加上輔助結構,價格也就是十三萬左右。
而五萬左右的那些所謂破車,造價高達四萬左右。
這么一想,大家說性價比性價比,可不就是性價比么?
而到了高等級跑車的板塊,制造價格又高起來了。
所以,中間價格的車子,是暴利,超級暴利。
不過林軒繼續的講解,讓觀眾懵逼了。
“安全駕駛系統,成本大約是八萬左右。”
不對啊,其他東西價格才八萬左右,安全駕駛系統就要八萬?怎么可能這么高?
這我接受不了,安全帶和車殼子框架就值得八萬?
我也不接受,車框架最費錢的了不起就是a柱,價格能到兩千就不錯了。
林軒笑著:“很多懂行的朋友可能會懷疑,不過我們是以地星的標準講解的,安全駕駛這一塊,藍星做的差一些。”
“因為藍星不追求車的速度,隨著汽車的引擎等逐漸變好后,速度自然而然的高起來了,但是與之配套的安全系統卻沒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