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正午,孫策便至揚州牧府拜見袁術。
還是熟悉的筵宴,還是緋靡的排場。
或許唯一不同的是,孫策前次來時巧舌如簧,一頓操作之后大受眾人歡迎。唯有陳紀一人因為孫策壞其好事因而懷恨在心。
而這次來時,因為孫策在糧倉一事上動了很多權貴們的蛋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犯了眾怒。所以隨著孫策的到來,場面不由得一冷。而前排幾名權貴更是面若寒霜,看向孫策的目光之中恨不能噴出火來烤死孫策這個自命清高之徒。
“孫郎不在任上當值,為何求見孤?”袁術還是有對孫策芥蒂深重,因此語帶嘲諷。
“數日不見,甚是想念,特來拜見。”而孫策卻隨口編了個理由。態度反倒沒有任何異樣,關切且謙恭讓人挑不出毛病。
“既如此,且落座吧。”雖然袁術真的很想將酒盞摔在孫策的臉上,然后再狠狠的羞辱孫策一頓,但是卻抓不到孫策的把柄,沒有辦法也只得作罷。
身為人主,做臣子的表現出一副關心自己的模樣好心好意的來拜訪自己,總不能虎著臉讓人滾蛋吧?
“諾,謝袁公賜座。”孫策輕施一禮后,大大方方的來到末座安然入座,看也不看前方的空座,仿佛理應如此一樣。
不得不說,光是這份氣度,即使是厭惡孫策之人也難免不在心中升起一絲感慨。
“這孫策之面皮還真是深厚,我等實在不及呀!”
高坐主位的身為人父的袁術見此,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和孫策年級相仿的長子袁燿,兩相對比,也不禁喟然長嘆一聲。
底下眼尖之人聞聲立刻關切道:“不知主公因何而長嘆?”
袁術一指身處末座仍風度翩翩有國士之風的孫策,又發出了前幾日在糧倉前相同的感慨:“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伯符竟能如此受府君抬愛?”一人語氣驚訝,不無羨慕道。
另一人眼瞳一轉,則對孫策高呼一聲:“不若趁此良機,孫郎便拜袁公為義父如何?”
“善哉妙哉,若能如此,必為后世傳為佳話。”又有一老者撫須而談,沉吟贊首。
袁術聞言亦頗為意動,亦隱隱期待的看向孫策。
一時之間,眾人的目光又交錯在孫策之身。
演義中,前任伐廬江得勝而歸,酒宴之上,袁術也曾語出此言。
但是此時筵宴之言,并不可與之同日而語。
前者,前任多次表露出不甘于人下,渴望權勢的舉動,僅為人臣卻頻頻冒頭。
袁術身為人主,自然要平衡態勢,打壓隱隱有不受控制跡象的前任,此乃御下之道。
所以,袁術以廬江為餌誘前任攻之,前任成功之后滿懷期望而歸,等待他的卻是袁術得意洋洋的羞辱。
但此時,孫策不僅表現出恭敬謙遜之姿態,其于曲阿茅廬內亦安分守己,并未如前任一般與亡父舊部間彼此眉來眼去,大肆勾聯。到了壽春后,他在薄曹從事史的任上也是兢兢業業,表現出胸無大志,目無野心之相,讓一直想要打壓孫策的袁術始終找不到動手的借口。
而這個時候,有人提議孫策拜袁術為義父,自然正中袁術下懷。
若此事可成,一者孫策勇武之名不下其父,袁術若得之,則添一虎將耳。
二者,孫策一旦拜入袁術名下,從漢代的宗法上來看,等同于脫離孫堅變成袁術之子,也就失去了對孫堅舊部法理上的合法繼承權,對袁術來說是從根本上消除了所有的隱患,所以其人是樂于見成的。
畢竟像呂布那樣天天想著殺爹證道的人才,起碼在以孝立國的漢代還是極其稀有的。
“這袁術怎么一天到晚的想做別人的爸爸呢?”孫策心中不屑的冷哼一聲,忽然轉念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