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以南四十里外,紙坊。
此地乃明軍圍繞著武昌城為核心而設置的一個營寨之一。
同時也算是明軍在武昌城以西各營寨、哨卡的大后方,保鄉軍登陸之前,該地駐防有兵約千余人。
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此地卻是極為重要,因為這是明軍在武昌城以西各軍的后勤轉運站,囤積了不少的糧草等物資。
而此地,就是任元慶中校所率領的小戰斗群的第一個戰術目標。
此時,韓子平準將率領的數千人主力已經朝著武昌城挺進,根據偵騎匯報,原本從武昌城西進的明軍已經連夜撤離,直接跑回武昌去了。
因此韓子平準將即將率領第一旅的大部分主力部隊東進武昌,倒不是說要直接去攻打武昌城,主要還是為了屯兵在武昌城外。
其作用有三,一方面是攔截其他方向避免其他方向的明軍,尤其是武昌城以東的數千明軍繼續進入武昌城,增加后續強攻武昌城的難度,順帶打個援啊什么的!
其二則是方便其他友軍部隊,也就是任元慶等人率領的小股兵力肅清武昌城外圍的明軍,以切斷武昌城和外圍明軍的陸上聯系,做到真正的戰略包圍。
最后嘛,李成通他們還很天真的指望武昌城內的明軍犯傻,然后自己跑出來找韓子平準將打一場。
畢竟韓子平準將帶過去武昌城的主力部隊實際上也就三千多人的規模,而武昌城內明軍本來就有一萬五千多人,又收攏了兩三千外圍明軍,這總兵力估計都能有兩萬人左右了。
這兩萬明軍看見城外一支三千多人的寶賊軍在晃悠,難保不會生出我也能打一波的想法。
如果武昌城內的明軍真的出城作戰,那么李成通做夢都要笑醒。
只要明軍敢出城,那么韓子平的三千多人就能拖住他們,然后第一師其他友軍就能迅速殺上去,逼明軍在武昌城外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對決。
至于說出城后還想撤回去,哪有這么好的事。
兩軍近距離對陣之下,豈是你想要撤退就撤退的,明軍要是出城后覺得不妥又想回城,少說也得留下大幾千人的尸體或者戰俘。
所以實際上明軍主動出城打一波的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零,要不然咋說這是李成通他們的天真想法呢。
不過明軍就算龜縮在武昌城不出,保鄉軍也有足夠的自信進行強攻。
這一次之所以發起渡江作戰,那是保鄉軍已經做好了強攻武昌城的準備,沒這個準備,沒這個信心,羅志學都不會貿然派兵南下。
為了攻克武昌城,保鄉軍足足準備了一個三個臼炮營,這三個臼炮已經被臨時編成了一個臼炮團,該團目前擁有四十八門臼炮,其中三十門為十八斤臼炮,十八門為四十八斤臼炮。
此外還有大批野戰炮,僅僅是第一師就轄有六門五斤野戰炮,二十八門兩斤半野戰炮,第一師也是保鄉軍里第一支把兩斤半野戰炮直接下放到團級的主力部隊。
目前各步兵團,都分別轄有三門的兩斤半野戰炮,按照規劃,后續每個步兵團都會轄有六門的兩斤半野戰炮,而師屬炮兵團則是配屬五斤乃至后續的九斤野戰炮。
除了第一師這個主力部隊外,第一騎兵旅還額外轄有六門兩斤半野戰炮,以作為騎兵炮使用。
這還不算各部隊里一批兩百斤短管火炮呢。
保鄉軍的火炮實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增長著,而這些都是為保鄉軍南下渡江,并強攻武昌城帶來了充足的底氣。
再不濟,也能夠在渡江后自保。
在保鄉軍的這一系列大戰略下,韓子平準將率領的第一步兵旅等兵力,將會先一步抵達武昌城內,并逐步肅清武昌城外圍的各明軍駐點。
并等待后方更多的主力部隊抵達以強攻武昌城。
要想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