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城,大楚帝國遼東巡撫駐地,遼東守備司令部駐地、陸軍第三集團軍司令部駐地。
和大楚帝國的其他省份里的省城人口眾多,熱鬧非凡不一樣,遼陽城顯得有些冷清。
偶爾在街上看見的人員,也都是大楚帝國里的行政管理人員或軍人。
至于平民,暫時一個都沒有……
作為大楚帝國在遼東地區名副其實的行政以及軍事中心,同時鑒于遼陽地區之前被東擄人侵占多年,雖然大部分東擄人已經撤走,但是依舊很難說到底有多少東擄人或者是甘心當叛徒,效忠于他們的漢人存在。
因此大楚帝國攻占此地后,就在該地實施了軍管!
通過軍管期,軍方把城內的諸多的東擄遺留下來的潛藏勢力清掃一空……后續又把城內殘留的平民強制性的遷移到了城郊,以至于城內現在連一個原住民都沒有。
畢竟此地是要作為大楚帝國在遼東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的,容不得任何可能的破壞……萬一有個東擄的破壞分子躲在城內,然后找到機會給第三集團軍司令部里扔幾個手榴彈什么的進去,或者是用弓箭或火槍對進出司令部的楚軍高級將領們進行刺殺,豈不是要完蛋!
這種事可不是楚軍方面的瞎擔心,而是真實存在的。
楚軍在遼東戰役期間,早期可是有高級將領遭到了東擄人的刺殺,有東擄細作戴上假發,偽裝成漢民勞工,被楚軍雇傭去挖掘城外的壕溝,然后對楚軍的一個少將師長在視察城外防御工事的時候,偷偷抵近用遂發手槍進行刺殺……
好在距離比較遠,而且這遂發手槍是大楚帝國生產的,射擊精度不咋地,所以才讓這個楚軍少將躲過了一劫,但是這少將沒死,陪同視察的一個乙等師的準將旅長卻是被擊中而重傷,隨后不治而死。
由此成為了大楚帝國在遼東一系列戰役里,陣亡級別最高的軍官,也是唯一一個陣亡的將官……這倒霉娃!
要知道楚軍在遼東和東擄人的一系列戰役里,看似兵力眾多,場面浩大,但實際上除了最早的中前所北郊的騎兵大戰外,雙方嚴格上來說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野外會戰。
大多是楚軍攻城,東擄人防守,也就在錦州戰役里的時候,雙方在塔山以東、杏山以西的區域里打了一場野外戰斗,但是這一場戰斗也和會戰什么的談不上,那是楚軍追擊,東擄人逃跑,看似好幾萬人,但是戰場比較分散,雙方也沒有進行過正兒八經的對陣。
而攻城或追擊戰斗力,楚軍的傷亡其實很小,因為楚軍攻城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依靠火炮轟擊,等步兵上場的時候基本都是大局已定。
如此情況下,正面戰斗的傷亡自然不會很大,而這些傷亡里,又以普通士兵和低級軍官為主。
因為正常情況下,哪怕是準將,在楚軍的序列了也是屬于旅長或副師長以及師參謀長以上的級別。
人家指揮的是大幾千上萬人,除非戰略大決戰,幾千幾萬人列隊沖上去……不然的話,高級將領們不會和中低級軍官們一樣帶兵沖鋒的,他們想要傷亡,要么是倒霉透頂被流彈擊中,要么是被敵軍擊敗而身亡。
嗯,騎兵例外,騎兵部隊里,哪怕是騎兵旅的旅長也是需要直接帶著騎兵一起沖鋒的。
如此情況下,楚軍在遼東作戰里,正面戰斗中陣亡的將官一個都沒有……受傷的倒是有幾個。
但是卻是被東擄人的刺客給殺了一個準將……
這種情況不得不讓軍方更加警惕,以至于后續攻占了某個地方后就會進行嚴肅的肅清作戰。
遼陽城作為大楚帝國在遼東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駐扎在此地的高級文官以及武將一大堆,因此肅清作戰更加嚴肅,同時為了預防萬一,還把城內的殘余人口都強制性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