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那么就要嚴格按照金融司的監管章程開辦,不能瞎搞。
對此,金融司方面已經連續多天加班加點,對現有的金融行業的監管相關規則進行了再一次的審核以及補充,進一步加強了金融監管。
比如首次提出了保證金制度,為了確保儲戶的資金安全,避免銀行因為貸款壞賬又或者其他什么問題導致資金不足以支付,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擠兌風險等。
要求所有銀行都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這一點,其實倒不是針對財務銀行或正在討論中的郵政銀行,而是針對一部分官辦地方性質的銀行以及私營銀行。
官辦地方銀行,這些銀行一般都是由省級工業廳出資組建。
原則上,所有官方出資創辦的企業,不管是工業部直接出資,還是地方財政出資,但是管理上都歸屬工業部以及各地工業廳、工業處管理,這些地方的工業廳、工業處機構,采取的是和地方和工業部雙重管理。
除了中央機構外,原則上,不允許地方上非工業部直屬機構創辦、管理企業。
你地方要創辦企業,甭管啥企業,只能是讓地方上的工業廳或工業處等工業部直屬機構創辦并管理,其他機構一律不允許。
這是為了避免行政和商業牽連在一起。
官辦企業,這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了就是國防民生支柱,用得不好就是與民爭利。
因為官辦企業,天然具有官方背景,很容易導致不公平競爭,擠壓民營資本的生存空間,導致行業失去競爭。
而一個行業,尤其是工業的發展,是不能失去競爭的,不然就會出現混吃等死的局面。
死于安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因此大楚帝國官方對官辦企業是保持了極大的限制,不能隨便搞,就算要搞也要限制在工業部所屬來搞。
銀行業也同樣如此,大楚帝國官方并沒有限制地方官府創造地方性質的銀行,但是都要求歸屬在工業部下屬運營,同時數量也不算多,目前只有六家地方官辦銀行,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里。
此外,民間還有大量的私營銀行,這些私營銀行都是之前從各類舊式的金融機構,比如錢莊等改革而來。
這些民間銀行到目前為止而言,規模都比較小,早期的錢莊很多都不算是專業的銀行,更多的還是民間的其他商鋪或富商們兼營。
直到大楚帝國頒發了正式的金融法律法規,并隨著財務銀行建立起來后,這些民間的錢鋪子之類的機構里,有少部分看到了機會,積極按照金融法進行改革,并注冊登記為正式的銀行,合法從事銀行業務。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里有大概一百多家民營銀行,這些私人銀行規模普遍偏小,區域性比較大,抗風險能力比較差。
為了進一步規范銀行業,提高抗風險能力,避免銀行出現問題后導致的經濟危機,大楚帝國工商部金融司陸續頒發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
而這一次,則是進一步加強了監管。
只要郵遞司的銀行業務符合監管法規,那么工商部方面就會給予過多的干涉。
至于能不能辦,這就要可能其他各方的博弈了。
畢竟郵遞司一旦開辦銀行,那么就注定會是一家全國性的大規模銀行,僅次于財務銀行,并且觸角恐怕要比財務銀行還要更加深入基層,將會對財務造成一定的沖擊。
對此,財務部方面自然是堅決反對!
但是也有人支持,比如吏務部尚書郭全書,他對郵遞司開設銀行業務表示了支持。
人家郭全書的出發點自然不是什么工商業發展之類的東西,他根本不懂這些東西,郭全書作為負責禮物部尚書,在帝國內閣里長期位居高層,他的出發點更多的還是為了平衡各方面的勢力,讓帝國各方派系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