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馬匹的培育工作,可以算得上是大楚帝國在畜牧業里的最大規模的研發投資了,不僅僅農林部有參與,軍方尤其是陸軍也是重點參與。
他們培育各類型的優秀騎兵所用的戰馬,如河西馬、遼河馬,同時還會培育適合炮兵以及輜重部隊使用的挽馬以及適用于山地部隊使用的馱馬。
然后還有一些適應極端地形的后勤用馬,比如適用于南方熱帶雨林地區使用的馬匹,目前楚軍在南方區域,主要是南洋半島、云貴廣西等地區使用的馬匹,是以西南馬和河西馬進行培育后的結果,新的西南馬保留了在耐高海拔干寒和低海拔溫熱,耐力強悍,短小強悍,馱運能力上佳,容易飼養等特性,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馬匹的體格。
新西南馬,公馬的平均肩高能夠達到一米一,馱運能力相當出色,不僅僅能夠滿足云貴高原山地叢林地區,而且也能夠滿足進入半島地區后的使用要求,是一種在南方地區里使用非常優秀的役用馬。
大楚帝國部署在西南地區里的陸軍部隊,一定程度上比較依賴這種西南馬……沒有西南馬,大楚帝國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面向緬甸等地區的軍事部署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因此別看西南馬個字小,肩高只有區區的一米一,對比遼河馬的一米五左右的平均肩高矮了很多,但是這種馬匹在大楚帝國陸軍里的戰術地位,絲毫不比河西馬、遼河馬差。
而大規模的軍用馬匹的培育,也是帶動了民間役用馬的質量提升,國內的馬匹培育在持續十多年后,國內的眾多馬場所培育的馬匹,已經從以往的清一色蒙古馬或舊西南馬等本地馬種,進化為培育以河西馬、益都馬為主;遼河馬、新西南馬為輔,眾多外來純血馬種為點綴的局面。
這也讓大楚帝國里民間的養馬業迅速發展,大量優秀馬種陸續出現在市場當中,并應用在生產運輸當中來,為大楚帝國的交通運輸、農產業耕種了充足的動力。
畜牧業里,馬匹的培育以為軍事需求以及運輸需求發展蓬勃,而其他牲口的培育工作也同樣保持著極高的發展。
比如牛!
牛,這種牲口在華夏大地里擁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為華夏大地里人多地少的整體局面下,除了少數北方地區采用馬耕外,其他地方清一色的采用牛耕。
耕牛的多寡以及質量直接關系到了大楚帝國的農業生產,糧食安全。
這也是大楚帝國官方對耕牛的培育持續投入資金,并在不用氣候和地形的地方都設立相關的培育基地,以培育適應不同氣候的耕牛的緣故。
所以耕牛的培育工作看似不聲不響,但實際上規模很大,投資的資源也非常大,一點也不比馬匹的培育少。
除了牛馬這兩種重量級牲口的培育工作外,大楚帝國畜牧業的研究工作還重點對羊、豬、雞鴨以及蠶等經濟牲口進行研究培育。
其中的羊比較有意思,大楚帝國農林部對羊進行重點研究,倒不是說為了提升羊肉產量之類的,而是為了羊毛,是為了發展毛紡業。
大楚帝國的毛紡業發展的其實并不算快,暫時來說規模也比較有限,因為早期的時候大楚帝國缺乏羊毛的來源,中原地區里一直也沒有太大規模的傳統手工毛紡業。
因為缺乏毛紡業,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毛紡產品,這也是服飾發展里,很少能看見羊絨面料的緣故。
等到大楚帝國足部占領北方,尤其是控制了羊群保有量比較大,出產羊毛的陜甘地區,同時又占領了華北地區,甚至進一步控制了漠南蒙古后。
獲得了大量的羊毛來源后,再加上大楚帝國軍方里有使用羊絨制作軍官服裝、外套的需求,每年都大量訂購羊絨制作中高端軍服。
大楚帝國的官方資本,為了滿足軍方的需求羊絨面料需求,也相繼研發了一系列的機械設備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