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后進。
此外還有一些跨行業的公司,比如淮南礦務公司就對蕪湖機床公司的一個冶煉分廠很敢興趣。
而除了這一票工業部所屬的大型企業,內部人士外,也不乏民間資本。
蕪湖機床公司雖然資不抵債,技術也落后了,但是到底是大型的官辦企業,底子還是非常雄厚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技術人才,就很讓民間企業流口水。
佛山李氏制鐵公司就是其中一員,而且他們的胃口很大,想要把蕪湖機床公司所屬的核心資產,也就是以往的工業機床產業直接囊中,借此進軍機床產業!
佛山李氏,這個在前明時期撐死了只能算是佛山十幾家制鐵家族之一的小家族,在進入大楚帝國時代以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好幾次都是抓住了基于迅速騰飛。
在楚軍剛拿下佛山地區的時候,為了維持在兩廣地區乃至云貴地區的后續作戰,同時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武器公司的產量也有限,更因為當時工業部的主要工廠都集中在長江流域。
為了解燃眉之急,工業部一邊在珠三角地區,也就是廣州以及周邊地區建設各類型的工廠,一邊收攏佛山地區的制鐵行業,向他們下了大批的武器訂單。
主要是各種冷兵器,盔甲等訂單。
這個過程里,一大堆當地的制鐵家族過于貪心,也缺乏對大楚帝國的敬畏,采取了以次充好等情況,最終被抄家……
而李氏家族卻是本本分分,或者說沒膽子搞以次充好的事情,而這也迎來了大批的武器訂單。
靠著軍方的武器訂單,李氏家族迎來了第一波發展高峰,從軍方手里賺了大筆錢。
后來隨著工業部在廣州地區的各工廠陸續建成,武器訂單減少后,李氏制鐵公司又開始主動轉型,或者說回歸老本行:炊具以及農具等鐵制品。
這又被他們抓住了一波重要的機遇,當時的大楚帝國正在展開農業發展計劃,對鐵制農具行業進行了比較大的扶持和補貼,再加上李氏家族還積極聯系各大海上武裝貿易公司,擴大出口份額。
這又讓他們獲得了第二次的發展機遇!
這個過程里,他們徹底把武器的生產業務打包轉讓給了兩廣武器公司,也是大楚帝國在南方地區里的唯一一家綜合性的武器公司。
大楚帝國在統一后,對眾多國防工廠進行了整合管理,以地理、行業為主要劃分,先后設立了漢天武器公司、江南武器公司、陜甘武器公司、河北武器公司、東北武器公司、兩廣武器公司一共六家大型的綜合武器公司,此外還有軍民兩用的部分大型企業,比如松江海軍造船廠、廣州造船廠、青島海軍造船廠、大冶重型機械公司、鎮江重型機械公司等。
兩廣武器公司,則是成為了南方地區里最大的武器公司。
李氏制鐵就把他們的武器業務打包出售給了兩廣武器公司,如此……大楚帝國里最后一家民營國防企業也就成為了歷史,全面退出了國防市場,繼而全面轉向民用市場。
趁著在農具以及炊具還有出口市場上的優勢,李氏制鐵公司迅速積累了大批的資金以及技術人員,手握大筆資金,同時還涉足了采礦、冶煉等上游關聯產業的李氏制鐵公司,眼看遠洋貿易迅速發展,又果斷的投入重金進入造船行業。
李氏造船廠經過多年發展,成為了大楚帝國里的第四大造船廠,也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生產千噸以上遠洋新式商船的造船廠,自從投產以來,其造船訂單就是從來沒空過。
李氏造船廠在快速發展當中,陸續建造了干船塢,完善了帆裝,伐木,木材加工,油脂等造船行業的相關聯產業,中途還收購了三家中小型造船廠,完善了造船的類型,從大噸位的遠洋戰艦、武裝商船,再到近海船只、內河船只,李氏造船廠都能夠生產。
最近兩年,他們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