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沒有糧票便拿了粗糧來換三餐。
這會沒什么事,大家伙結伴去交糧票和糧食,然后還有個叫楊晨的教師說:“都出去逛逛,看看能不能碰上白梨花老師。”
他們出門的時候說的這話,與他們臨近的是甲2宿舍,宿舍門口有人聽到了他們的話便說道:
“楊老師,別去找白老師了,來培訓的女教師里有個又漂亮又時髦的,跟電影幕布上走下來的女明星一樣!”
楊晨等人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問:“真的?”
“劉老師你別是湖弄人吧?”
“咱都是外島的民辦教師,漂亮的可能有,但哪有時髦的?現在又不是七幾年還有城里知青當民辦教師,現在都是咱自家生產隊的人了。”
王憶聽到他們的話就知道這是說秋渭水。
見過秋渭水的黃輝也猜到了,笑道:“是真的,不信你們問王老師孫老師和徐老師,他們是一個學校的。”
民辦教師里頭的青年多數未婚,一聽見有漂亮又時髦的女教師自然上心了。
這些教師們情況比較獨特,他們多數有點文化但不是很有文化或者說學歷,導致他們眼光有點小高。
他們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可是能接觸到的姑娘就是外島生產隊的漁家大閨女,他們是有點看不上這種姑娘的。
于是十來號大齡男青年紛紛圍到了王憶三人身邊,可他們嘆了口氣又退回去了。
楊晨無精打采的說道:“算了,有這樣的女教師也跟咱沒有姻緣,看看孫和徐兩位老師吧,相貌堂堂還當過兵立過功,有這兩個人在咱們能有機會?”
“何況還有個王老師,王老師雖然長得平平無奇,可是他的名聲咱都聽過,說他是外島最牛的民辦教師沒問題吧?人家可是大學生呢。”
王憶聽到他的話后郁悶了。
什么叫‘何況還有個王老師’?什么叫‘平平無奇’?
要不是他不了解82年江南眼科醫院的排名,那他真想找兩家厲害的眼科醫院介紹給他們。
民辦教師中不光是青年,也有中年人,估計是出于同齡人更有共同話題這方面的考慮,教育局按照年齡段給安排的宿舍。
沒有繳納糧票或者上交糧食的老師們呼朋喚友共同去后勤,王憶也要去,這時候看到李巖京和毛海超正在用扁擔挑起糧食袋子。
兩人怕是一路從碼頭把糧食給扛到縣一中來的,也沒推個小車,這樣一段遙遠路程還要扛著糧食走,那別說王憶這種五大三粗的壯小伙子,就是徐橫那種上粗下細的勐人也遭不住。
而李巖京和毛海超都是又瘦又小,這一路上肯定累壞了,這會挑起扁擔后兩條麻桿小細腿都在哆嗦。
孫征南看到后上去幫李巖京挑起了扁擔,王憶幫毛海超挑起扁擔,他們幾個人組了個隊去后勤。
后勤辦公室里有教職工在忙碌,門口放了一桿地秤,前面有人正在稱重。
一名中年教職工伸手在糧食袋里攪了攪說:“姚老師你這不行啊,你看你糧食,怎么濕漉漉的?倒是的今年的新麥子,可是沒曬好。”
姚老師也是個中年人,他是個老油子,上去給教職工塞了包煙擠擠眼,這教職工就搖搖頭把事過去了。
王憶去繳糧票和錢,一天是五毛錢的伙食標準,配相應的糧票,然后等價換算糧食。
對于民辦教師們來說這伙食標準不算低,可實際上教育局還要進行補貼。
這個培訓是自助餐供應方式,會讓大家伙敞開肚皮吃,算是教育體系給教師們的一個福利待遇,趁機給民辦教師們改善改善伙食。
李巖京和毛海超的糧食順利通過驗收,兩人臉上露出了笑意,李巖京挺起胸膛跟王憶聊了起來:
“王老師你是從哪里給學生們買的那種校服?真好看啊,老古大伯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