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327.高朋滿座,紛至沓來(本月最后一周,求一下月票哈)
1982年8月31日,農歷七月十三。
壬戌狗年,戊申月、丙戌日。
今日宜開業,動土,祈福,安葬,其中福星在中天,開業大吉。
忌結婚、會親友、栽種、納畜、牧養、成人禮。
大清早的王憶醒來,今天沒有廣播聲,因為王向紅沒在隊里,他和好些社員在昨天就去了縣里頭的大眾餐廳,晚上直接住在了里面。
今天飯店要開業。
于是王憶自己去放廣播……
倒不是他聽早晨廣播聽習慣了,而是今天社員們還要正常上工,早晨廣播是上工預備鈴。
所以王向紅昨天特意叮囑他今天早上六點鐘要去準備打開廣播,放給全隊聽。
他打開廣播后隨便找了個電臺播放,反正這年頭各電臺早上都在放新聞。
果然,收音機喇叭里傳出高亢嚴肅的聲音:
“……在黨的十二大即將召開的日子里,大包干生產責任制實行的很早、堅持的很好的地區——徽州除縣地區很多群眾囑托該地區選出的十二大代表陳庭元,希望他在大會發言時代表農民提出三點意見。”
“一、熱烈祝賀大會勝利成功;二、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的經濟政策實在太好,但是社員們普遍擔心政策變,希望大包干責任制穩定不變;三、希望解決賣糧難的問題……”
廣播聲響起來,王真吉老人溜達著上山來。
他跟王憶招招手說:“王老師,是你呀?”
王憶笑道:“對,支書、文書他們都去縣里了,我來放廣播給大家伙聽。”
王真吉沒進入辦公室直接趴在了窗口往里看,他問道:“王老師,咱隊里真辦上飯店啦?這個飯店歸于咱們社員集體所有?”
王憶說道:“對,真辦飯店了,等過些日子咱社員們空閑了,海上活不多了,到時候分批次組織社員們去咱自己的飯店去吃飯。”
王真吉笑了起來:“咱莊戶人家有口飯吃就行了,還能去吃飯店、下館子?”
王憶說:“這是咱們隊集體的飯店,隊里只要出個材料錢就行了,不花多少錢,等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后面又有人起床溜達,溜達到了山頂就來跟他聊天:“王老師,聽說咱服裝隊做出西裝來了?電影里那樣的西裝?”
王憶解釋道:“不是咱自己用布料做出西裝,是我買了西裝的半成品,咱們服裝隊把它們給縫制起來,相對來說工作簡單。”
“能做出西裝來就不簡單。”老漢們嘖嘖稱奇。
“肯定是王老師教她們的,就咱隊里這些婦女我知道,她們縫縫補補行,做西裝那肯定不行,西裝那是高檔服裝。”
“支書穿上了,我昨天看他試穿來著,文書、六子他們也穿上了一件,都人模狗樣兒的。”
“你說支書人模狗樣兒?哈哈哈哈。”
王憶走出去倚在墻頭跟老漢們聊天,初秋早上的陽光開始溫和起來,照在人身上正舒服。
服裝隊這兩天確實縫制出了西裝,去縣里主持大眾餐廳開業事宜的人員都分了一件,算是生產隊的福利。
他正在笑嘻嘻的聽著大家伙聊天,忽然話題又轉移到他身上:“王老師,你今天不去看飯店開業嗎?”
王憶說道:“看,當然要去看,不過我不急著過去,中午頭才開業呢,今天中午十一點四十分是黃道吉日。”
之所以選擇今天開業可不是他出于明天學校開學的考慮,是王向紅算過了,今天是這個月和下個月最適合開業的好日子。
對生產隊來說開飯店不比其他,這可是一樁大事,用壽星爺的話來說,這叫‘咱王家開天辟地頭一遭的買賣’。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