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看了這么久了,這縫合傷口,還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那這還用說嗎?
那些御醫是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在這里照看傷者的,這回確認了新療法對瘍病有奇效之后,趕忙跑回去跟朱元璋匯報此事,朱元璋這會子才剛剛下早朝,一聽到這個好消息,那是飯也不吃了,立馬就浩浩蕩蕩的來了官府衙門這邊。
上一次朱元璋過來的時候,這里等待接受治療的病患一個個都哀嚎不已,生不如死的,還混雜著腐臭味道。
這一次朱元璋過來,滿屋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個個病患的床鋪,也都是整潔無比,這當然都是朱啟的要求。
既然把官府衙門騰出空位來做了臨時醫館,那像別的醫館里面,閑雜人等進進出出肯定不行啊,而且雜亂不堪也是不行的,朱啟就強調了三件事,整潔,整潔,還是整潔!
累是累一點,但人家劉伯溫,堂堂大明誠意伯,都直接拿著掃把按照遼王殿下的吩咐開始掃地,他們這些官府里當差的,哪里好意思看著誠意伯干活,他們卻不干活呢?
朱元璋倒不是來檢查衛生的,他主要是看看那些病人們的,一走進來,果然就瞧見一個個病患都比之前有精神的多,甚至還有人下地走動呢。
劉伯溫此時也在診療室里,看到朱元璋過來趕忙行禮,但朱元璋抬手讓他免禮,便詢問其劉伯溫這里的具體情況。
劉伯溫將自己這幾日里觀察和記錄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出來,還有書面材料也遞給了朱元璋。
劉伯溫的記錄非常的詳細,朱元璋看得一目了然,再看那些病人們的情況,事實已經勝于雄辯了,這新的療法確實對于瘍病有奇效啊!
朱元璋趕忙看向了周圍的那些御醫們,讓他們務必將此法學會,不僅他們要會,還要推廣天下,尤其是那些隨軍的郎中們,那是必須要會的。
御醫們趕忙領旨,隨后眼巴巴的看向了劉伯溫,劉伯溫哪里不知道他們的意思,摸著胡子笑了笑:
“我只是幫著遼王殿下打下手,這治療瘍病的手段,你們還是得跟遼王殿下學習才是啊。”
聽到劉伯溫這么說,朱元璋立馬就宣召遼王朱啟。
朱啟其實早就已經預料到此法肯定要推廣,尤其是軍隊之中,這幾日來,早就將所有的東西,都寫好成了冊子,再加上手搖式印刷機的功勞,就這短短的七天時間里,就已經印了有快五百份小冊子。
而書面材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朱啟培養了十個熟手,他們要么是仵作,要么就是義莊的二皮匠,無一例外都是縫人很有水平的。
而且在這一次實驗中,一兩百個病患,也全都是他們親自上手縫皮,打針的,熟練度可以說是相當之高了。
朱啟來到朱元璋面前,將所有的東西都裝車送了過去,至于說剩下的事情,那朱啟的就沒去管了,畢竟如何培養會治療瘍病的郎中,這可是太醫院的事情了。
教材有了,導師也有了,他這個王爺也總算事可以功成身退了。
朱啟想的如此周到,朱元璋就甭提有多高興了,各種賞賜又是不要錢一樣御賜了過來,又給朱啟這個遼王加了食邑兩千戶,現在光是每個月朝廷撥給的俸祿工資,那都是一筆可觀的大數目了。
至此,從正月初三就一直忙活到正月底的朱啟,也終于是有機會可以喘口氣,好好休息休息了。
但朱啟還沒有休息幾天時間呢,各種各樣的事情,又開始接踵而至……
——————
自洪武八年二月起,天氣逐漸轉暖,地頭上已經時常可見忙碌的農人。
而一騎快馬此時從北方官道而來,一路疾馳到了中書省,方才停了下來。
沿途宮門的守將們也沒有敢阻攔的,這些天里,已經有很多這樣的騎士過來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