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庸也拉攏一幫人上書,請求朱元璋皇帝命令遼王朱啟趕赴遼東就藩,這顯然是想把遼王殿下趕出權力的中心。
只要遼王人不在應天府,那遼王殿下對于胡惟庸自然是沒有什么威脅可言的。
大家都以為胡惟庸和遼王殿下的爭鋒,已經是胡惟庸的勝利了。
卻沒有想到遼王殿下壓根就沒有去遼東就藩,而是跟著朱元璋皇帝一起呆在了鳳陽。
沒有半個月的時間就回來了,緊跟著就發生了余下的事情。
胡惟庸被抓,還有一些官員和他關系親密的都倒了霉。
大家如論如何都不愿意相信這是朱元璋的意思,定然是遼王殿下抓住了胡惟庸丞相的什么把柄。
然后設置了這個計謀,讓胡惟庸丞相放松警惕,隨后被直接抓住。
不過想想自從皇帝走了之后,胡惟庸丞相在應天府也是極度囂張的,看來那些錦衣衛們將這些都看在眼里,所以朱元璋皇帝才會如此生氣吧!
遼王殿下,真是吧胡惟庸丞相,算計的明明白白啊!
此子恐怖如斯!
有僥幸的官員們聽到這樣的說法,立馬就遺憾地搖了搖頭。
這招惹誰不好,非要招惹遼王殿下呢?
遼王殿下是什么人啊?
自己的表哥和堂哥那都是照殺不誤的,更別說那么多的官員在空印案里面,被遼王殿下親手扳倒。
殺頭的都有數千人,流放到邊疆干苦力的更是不計其數。
七八十歲的人,遼王殿下都沒見放過。
還有那些在沙場上面,被遼王殿下親手斬殺的人,那更是不計其數啊。
可以說,這遼王殿下,自從病好了以后,就化身為殺神。
不是在殺人,就是在殺人的路上。
遼王殿下想要對付的人,還真沒見到有幾個能跑得掉的。
朱啟初次聽到這個講法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的狀態,自己可真的啥都沒干啊。
而朱元璋聽到這種說法也沒有出來澄清,反倒是默認的態度!
甚至有一次還在朝堂上說了:
“胡惟庸這個奸相欺下瞞上,若不是我兒子老三機智。
早就知道這胡惟庸心懷鬼胎的話,我都被他蒙蔽在鼓里。
不過現在已經抓到確鑿的證據,我定然不會輕饒這個奸相。”
可憐曾經的“賢臣”胡惟庸,現在已經成為了人人口中的奸相了。
誰敢不罵胡惟庸?
那就是找死,不過也有見識比較遠的,看出來了朱元璋的意圖。
這朱元璋哪里是對付胡惟庸啊?分明就是拿胡惟庸當幌子,這是要對宰相制動手啊!
劉伯溫自然是看出來了,只是劉伯溫早已經不關心朝政。
谷臨
也就沒有去多說什么,在劉伯溫看來,自然是維護宰相制的。
其實只要是個當臣子的,都維護宰相者,倒不是說這些臣子們全部都想要獨攬大權,架空皇帝。
而是在歷史上已經有太多鮮活的證明,一個皇帝如果昏庸的話,丞相賢明,也可以承擔起重任。
只有皇帝昏庸,宰相無能,那國家會迅速的走向衰弱。
劉伯溫不問,但是呂昶這樣頭鐵的官員,自然不可能不管不問的。
朱元璋在朝堂時上,痛斥胡惟庸的數條罪名。
簡直就把胡惟庸描述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奸臣。
就差沒給胡惟庸單獨寫一本奸臣傳了。
不過罵完之后,朱元璋很快就說起了正題,那就是要廢除宰相制。
要讓這以后的千秋萬載的君王,都不用再遇到這樣子的奸臣奸相了。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