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早就已經(jīng)想到的官員,自然是心中有數(shù)。
而大部分的官員都是一臉懵逼,沒想到朱元璋的腦回路居然如此的跳躍,歷史上出了那么多的奸相,也沒見到要廢除宰相制啊。
不過大家轉(zhuǎn)念一想,也就都明白過來了,朱元璋這是從一開始就指著宰相制來的呀。
但是明白歸明白,敢站出來說話,的確是沒有的。
誰敢在這個節(jié)骨眼出來說話呀?
那胡惟庸已經(jīng)被罵的狗血淋頭,說不定馬上就死了,這人要是出來為宰相說話,那等于就是為胡惟庸說話呀。
那些胡惟庸的黨羽們,現(xiàn)在要么流放,要么就被罷官,還有一些在牢里都沒出來,生死未卜呢,誰敢說話?
自然是有人敢的,就是呂昶。
這呂昶先前已經(jīng)說過了,是一個年紀頗大,但是很忠誠的官員。
他之前也曾經(jīng)建議,讓遼王殿下趕快到遼東就藩,他當然不是和朱啟有什么仇,有什么怨。
也不是胡惟庸的黨羽,實際上,呂昶之前和胡惟庸還是很不對付的,他所說和推薦的建議也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fā)為角度。
所以在呂上看來,這宰相制就是為了防止皇帝昏庸而設(shè)置的制度,怎么能夠輕易的廢棄呢?
更何況從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實行的宰相制,大家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天子坐國宰相治國。
這萬一要是來了一個不是很賢明的皇帝,再也沒有宰相輔佐,那天下豈不是要亂了套了?
呂昶說的話倒也沒什么錯,只是當著朱元璋和百官的面,直接這樣說出來。
不得不說,這呂昶膽子也實在太肥了點,他也很想在私下里再跟朱元璋說。
但這呂昶實在是太明白朱元璋的心思了,也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如果說私下里說,朱元璋自然不會對自己如何嚴厲的懲罰,甚至可能和顏悅色的。
但再想要改變這個決定,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無論是出于維護皇帝的顏面,又或者是不做朝令夕改,這樣有損尊嚴的事情。
朱元璋都不太可能收回成命,恢復(fù)宰相制。
與其等到宰相被真正的廢除,倒不如現(xiàn)在勇敢的站出來,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相信朝臣們也會跟著自己一起反對的,畢竟宰相制,那是必須要存在的必要制度。
但呂昶顯然高估了明朝官場上那些官員們的骨氣。
除了他自己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官員站出來說這句話了,主要是不想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去碰朱元璋的霉頭,
朱元璋也沒有想到,這呂昶居然如此大膽。
自己都已經(jīng)做了如此多的鋪墊,那胡惟庸都已經(jīng)是半死之人,還抓了這么多的官員。
按理說是沒有大臣敢再反對的,但這呂昶好像根本就沒看到一樣,居然還敢出來反對自己廢除宰相制?
朱元璋博然大怒,拍著椅子,對著呂昶喊到:
“難道你沒有看到像胡惟庸這樣的奸相,差點就亂了我這大明江山嗎?
難道你希望后世之君,再遇到像胡惟庸這樣的奸相不成?”
呂昶也是不卑不亢的說道:
“這胡惟庸確實是奸相小人,德不配位。
但這歷史上也不全全都是他這樣的奸相啊,像是蕭何,王安石,可都是明相。
還請皇帝陛下三思收回成命,不要廢除宰相制。”
呂昶話說的漂亮,但在朱元璋這邊是沒有什么用的。
朱元璋又是對他一怒,但呂昶就跟鐵了心一樣,跪下來要求朱元璋收回成命。
其他的官員們看在眼里,雖然沒有跟著附和,但都在觀察皇帝的眼色。
如果皇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