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
李小龍回港的第一個行程就是接受的專訪,現代報社社長羅兆佑親自帶著李小龍來到采訪室。
羅兆佑指著一位帶著眼鏡,長相斯文的記者說道:“李先生,這位是我們報社最優秀的記者劉進先生,等會就是他采訪你!”
劉進伸出右手,微笑的說道:“李先生,我為了這次專訪,做了很多功課,欽佩你的武術精神!”
李小龍身姿筆直,同樣伸出一只孔武有力的右手,簡短的說道:“劉先生,謝謝!”
雖然采訪前,劉進做了很多功課,但第一次見到李小龍還是比較意外;因為在他的眼里,李小龍是一個肌肉明顯、身體魁梧、濃眉大眼的大個子;然而現實就是一個身材不高,結結實實的小伙子。
當然了,劉進并沒有任何輕視,此時李小龍在美國武術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可是大大的揚名了華人的威名,自然也深受自己的敬佩。
基于這一點,今天采訪的主題,劉進都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多采訪李小龍在美國武術屆取得的成就,以及荷里活的事跡作為采訪主題。
以下是采訪的大概內容:
“李先生,聽說你自創了一種拳術,能不能為我們解說一下這種拳術的要領?”
“恩,我自創的拳術叫做‘截拳道’,其實我并不想為它命名,因為我覺得那樣會束縛住這門武技和哲學思想的發展,而成為另一種門派的武術........”
“李先生,你在美國創辦的‘振藩國術館’非常的知名,聽說吸引了不少武打明星爭著拜你為師;比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荷里活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史提夫.....”
“不完全是這樣的,他們只是來我這里學習和切磋.....還有很多美國各流派的拳師,大家經常在一起我的武館切磋武藝,實現我的‘以武會友’的宗旨。”
........
李小龍的專訪很快在香江發酵,對于殖民地的市民來說,有這樣一個為華人爭光的武術大師,大家豈有不追的道理;頓時,李小龍的風暴在全香江擴散開來。
這時候大家方知,寰宇電影并不是沒有高招,而是高招都是壓箱底;先讓出來預預熱,李小龍主演的才是重頭戲。
與此同時,寰宇電影還安排了李小龍接受電視節目的采訪,勢要將李小龍的名氣擴散。
香江的地盤很小,若是有一點新聞,基本上是大家都在討論。
“李小龍很厲害啊,揚名美國!連荷里活的明星都是他的門徒,這是太贊了!”
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既然他這么厲害,為什么不去好萊塢當主演呢?”
立馬就會有人反駁道:“武術厲害又不是一定可以在荷里活當主演,這是兩種職業;再說了,荷里活那是白人的舞臺,李小龍自然很難生存。所以,他才回到香港拍攝武打片。”
有人附和道:“在香江拍片怎么啦!我們香江電影好歹也有‘東方荷里活’之稱,再說了,說不定李小龍在香江拍的片子,最后可以拿到美國上映呢?這樣,豈不是更有成就感。”
香港市民議論紛紛,無疑增加了李小龍和的名氣,接下來的路演,很多香江人更是直接看到了李小龍的武術,那真是拳拳到肉的打法,看的很過癮。
.......
現代出版社。
張城最近有些春風得意,的書籍銷量一路攀升,香江的銷量已經高達8萬套,澳門那邊的銷量也有1萬多套,這才僅僅過去10天。
與此同時,臺島、東南亞都已經開始銷售,不過因為是和當地出版社合作,利潤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不過有總比沒有的好。
9萬多套的,可獲利50萬港幣,現代出版社一共需要向現代報社上交30萬港幣的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