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亨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還是太小,雖然有現代報業這個傳媒支撐,但依舊不能滿足日后自己在商業上所需要的影響力。
簡單一點來說,前世李超人暗購了20的九龍倉股份,最終卻在匯豐銀行的勸阻下,停止了繼續收購活動;雖然這其中有李超人的財力不足的原因,但也有李超人不想得罪匯豐銀行的原因。
而當包宇剛提出收購九龍倉時,匯豐銀行卻不再擔任怡和銀行的說客,反而成為了遞刀子的幫兇,直接貸款包宇剛20億港幣。
所以,林榮亨覺得自己一定要有一家具備世界影響力的公司,很快林榮亨便決定成立一家以電子、電器產品為主的科技公司;雖然,自己并不懂技術,但懂發展趨勢,再加上用錢砸,相信成就不會低。
再來說香江的電子工業,并不是一窮二白,而是相當有底蘊的存在。
1959年,日本索尼通過一家香港公司,在當地開設了第一家收音機工廠,專門生產晶體管收音機。該廠由本地工業家胡孝清創立,承包索尼的制造合約,每月生產4,000部收音機。香港電子工業的萌芽就從這里開始。
1960年香港有三家收音機工廠,1961年增至12家,到了1962年5月更增至14家。這個日見蓬勃的制造行業主要在小型住宅單位內進行,只需幾名工人,每天就可以裝配數以百計的收音機。
此外,在60年代初,幾家美國著名的電子公司到香港設廠,裝配分立組件,如磁芯存儲組件、二極管、晶體管和電容器等,推動了香港電子業的極速發展。數據來看,1960年香港電子廠僅4家,1970年這數字就已經變成了230家,雇傭工人人數也從183人增至3.8萬人。
在這期間,香港電子廠曾為美國生產過一些國防用的電子產品,裝配過有線無線兩用電視機,火箭發射零件和雷達裝置等。
7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問世,電腦、電子表產品迅速增長。更多外資在港設廠,帶來了更多“寶貝”用于裝配集成電路、電子表、音箱器材、計算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使香港電子工業有了第一次發展高潮。
雖然都還只是一些代加工的電子工業,但也不乏一些有科技含量的電子公司存在。
在成立電子科技公司之前,林榮亨先委托張若懷替自己物色一幢工業大廈,面積要大的那種。早在70年代初期,香港的工業大廈其實就已經供大于求,空置率大增,租售價格升幅遠不及其他樓宇,空置率從1970年的190萬平方尺,增加到1973年的230萬平方尺。
但是在石油危機后,約在1976年的時候,香江對工業大廈的需求又大大的增加,故工業大廈價格又再次走俏。
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買一幢。
張若懷見林榮亨個人剛剛買下華人行,又想購買一幢工業大廈,自然不感到稀奇;恒大地產靠著老板的投資,現金流都能高達8億港幣,更不要說老板個人持有的現金流有多么龐大了。
按照市場上的傳聞,林榮亨在股市套現了10億以上的資金,再加上老板投資黃金;恒大三劍客都猜測老板個人的現金流,現在在30億港幣以上。
“老板想買多大規模的工業大廈?”
香江的廠房多以高層形勢建立,一般最低都是12層以上的高度,甚至高達20多層也是常事。
林榮亨想了想,說道:“越大越好,觀塘那邊的工業大廈不錯,靠近機場,出口也很便利!”
張若懷一聽有些好奇,老板買工業大廈,莫非是想投資高科技產業?否則為什么說出口?
不過,張若懷知道,自己遲早知道,沒必要現在就問。
“好的,我最近就幫您留意,有消息第一時間告知您!”
“恩!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