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朕會為莫涵鋪好臺階,也會護他周全。”李晟軒說得鄭重其事,方紫嵐卻是一愣,“陛下……”
“莫涵說的不錯,律法乃國之根本,若不能以此為保障,民生便是空中樓閣。”李晟軒沉聲道:“他能說出這種話,定是大京棟梁之才,朕怎能不護他周全?”
方紫嵐拱手一禮,“我替莫涵,謝過陛下惜才之心。”她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心中仍沒有絲毫松懈,守護莫涵一事,只有她親力親為才能安心。
“這份文書,朕會好好看。”李晟軒把文書妥善收好,然后想起什么似的轉(zhuǎn)了話音,“對了,昨夜皇后告訴朕,歐陽梓柔改良弓弩成功了,工部那邊正在核驗,確認(rèn)無誤后就可大批量制作使用了。”
方紫嵐有些疑惑,不知李晟軒為何突然提起這一茬,就聽他解釋道:“歐陽梓柔并無上書之權(quán),故而她本來準(zhǔn)備請你幫忙遞折子,奈何昨日宮宴之上出了變故,她見你心不在焉也不好再添麻煩,就托皇后帶了消息給朕。”
“原來如此,是我的疏漏。”方紫嵐歉然道:“之前我曾答應(yīng)梓柔幫忙,不曾想……”
她沒有說下去,李晟軒擺手道:“這不是什么大事,你要幫歐陽梓柔也不用在此處。”
“陛下的意思是……”方紫嵐神情嚴(yán)肅了幾分,李晟軒接口道:“君無戲言,歐陽梓柔改良弓弩成功,便會接管兵工坊。圣旨不日就會下達,屆時朝中反對之人不會少。你要幫她,是最好的時機。”
“陛下放心,我定會竭盡全力。”方紫嵐的眼中多了一抹勢在必得之色,“梓柔當(dāng)之無愧。”
“不僅如此。”李晟軒緩緩道:“諸葛鈺的吏治改革,需要歐陽梓柔這樣的女子。”
“陛下這是要開放女子入朝為官?”方紫嵐的聲音低了些,李晟軒頷首道:“不錯,既然是吏治改革,那就要改的徹底。女子入朝為官,有何不可?”
“未嘗不可。”方紫嵐深吸了一口氣,“只是我斗膽問陛下一句,諸葛大人此舉,是真心想要為女子爭一席之地,還是巧借名目,分散世家對寒門的敵意?”
李晟軒定定地看著面前的人,心中暗嘆她的敏銳,卻也對她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度人心感到難言的悲涼。
他一字一句,近乎質(zhì)問道:“無論諸葛鈺目的為何,開放女子入朝為官,都為世間女子多開辟了一條路,難道不好嗎?”
“好,也不好。”方紫嵐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讓,“曾有人告訴過我,在制度不健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貿(mào)然改變局勢,只會裹亂。”
“方紫嵐,你也是女子。”李晟軒微微皺眉,“我以為你不會反對。”
“此舉若無后顧之憂,我自是不會反對。”方紫嵐一臉凝重,據(jù)理力爭,“梓柔身為世家千金,才華橫溢,入朝為官尚且舉步維艱,更何況世間其他女子?開放女子入朝為官是好事,但如何保障她們與男子一樣立身安穩(wěn),不會遭人非議戕害,諸葛大人考慮過嗎?”
李晟軒沉默不語,方紫嵐自顧自地說了下去,“若是不曾考慮,便不過是想引新子入局,攪亂原有的局勢罷了。但若是不能制衡,這新子引得也沒什么意義。”
她在說到新子與局勢之時刻意加重了語氣,李晟軒聽得分明,她這是明晃晃地點他,不是所有新子亂局后都能達到制衡的效果,她這樣的新子,至今也不過一個。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這件事朕會再考慮。”李晟軒看著方紫嵐面色發(fā)白,不忍道:“你有傷在身,不宜勞心費神。朕這邊沒什么事,你回去吧。”
方紫嵐行禮告退,她前腳剛走,后腳夏侯彰就領(lǐng)著方才弄灑茶水的內(nèi)侍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奴才適才看得分明,方大人身上的傷,確是前朝刑具所致。”內(nèi)侍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李晟軒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