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著名的《門羅宣言》,就是這位美國駐波旁帝國公使。
“美洲是美國的美洲!”這是美國首次表露帝國野心的宣言,雖然霸道而野蠻,但不能否認,它的提出,改變美國積弱形象,開始走向崛起。
查理看著高瘦的門羅,雖然沒有遇見歷史名人,所帶來的欣喜若狂,但心里依然泛起一絲波瀾。
“門羅先生,在政治、經濟包括文化上,我們可以加強合作與交流,但軍事上,我認為這是破壞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查理并不想輕易的和美國結成同盟關系,對波旁帝國而言,英國是當下的敵人,而美國卻是波旁帝國未來的敵人,而且也是最強大的敵人。
現階段,查理認為,波旁帝國可以和美國保持準同盟關系,但僅限于戰略合作關系,而非同盟。可以在軍事行動中相互協同,但不可捆綁一起,這會在客觀上幫助美國更快的崛起。
也許在未來,波旁帝國的目標是,入主北美大陸也未嘗不可。
門羅也知道沒有實質性的付出,很難打動這位歐洲最有權勢的統治者,只好無奈說道:“陛下,您應該清楚,我國目前還十分貧弱,加上一直以來,英國艦隊不斷侵擾,商船無法對外通航,經濟發展陷入困境,這需要貴國的幫助,才能獲得發展空間,這對波旁帝國也十分有利。”
門羅的意思很直白,美國現在依然十分落后貧窮,根本無法給予任何的好處,除非波旁帝國能安全保障,才能得到想要的利益。
“門羅先生,這幾年波旁帝國為了統一的夢想,承受巨大的戰爭消耗,已無力任何的力量,對此表示遺憾。”
查理也不肯太快松口,因為美國發展潛力巨大,如何栓住這頭巨型猛禽,這需要謹慎的!思考一番。
門羅有些無奈,只好暫時放棄建立同盟關系的問題,而轉向經濟貿易議題。
美國從獨立后,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特別是農產品更是暢銷海外,不僅積累大量財富,廣袤肥沃的土地,也不斷吸引大量歐洲移民,隨之而來的生產技術,又進一步促進美國社會經濟發展。
其實目前兩國對外貿易過程中,很大程度處于競爭對手,臭名昭著的三角奴隸貿易,使得美國繼承英國的經濟遺產,廉價勞動力,使得他們的產品有價格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波旁帝國的海外市場。
門羅還拋出重磅誘惑,他認為,波旁帝國在北美大陸的領地,很多還處于蠻荒之地,可人力資源進行開發,而且是無償。
查理開完笑道:“不會是你們所謂的黑色勞工吧?”
“黑色勞工”本來是指一些流民、死囚等非國家公民的勞動者。但隨著奴隸貿易興起后,黑色勞工就代表著群來自非洲大陸的原始居民。
“是的陛下,目前我們國內擁有幾十萬,青壯年勞動力也有十幾萬人,主要生活在南方農業地區,他們是天生的勞動者。”
門羅見到查理視乎很有興起,又不遺余力的推銷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可查理知道未來種族人口結構對國家的影響,因此他堅決反對在帝國境內的奴隸貿易。
門羅估計不清楚,波旁帝國本土就存在摩爾人,查理劃撥的自留地,成為他們最后的棲息地,而且終生不能獲得帝國公民的身份。
“海外領地是波旁帝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不會允許任何形式的外來人口的介入。”
查理態度忽然嚴肅,令門羅渾身一震,心里苦笑,這個皇帝陛下想太復雜,他本是好意為之,并沒有想到要用人口改變一個地區的歸屬權。
雙方最后只有在幾項貿易議題上達成共識,并簽署兩國關于協同合的議定書。雖然這和門羅所肩負建立同盟關系的目的有很大的出入,但依然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再次實現美國與波旁王朝的親密關系。
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