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鄭重其事地道。
長孫無忌擦掉淚水,挺直腰,鄭重地點了點頭:“爹您放心,孩兒不會令你失望的。”
長孫晟擠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這才是我長孫晟的好兒子。”說完嘆了口氣續道:“先帝十幾年的勵精圖治令到大隋兵強馬壯,國力鼎盛,可惜今上志大才疏,不懂體恤百姓,年復一年大興土木,糜費民力,大隋江山交到他手中未及八載便糟塌得不成樣了。
這個時候他若肯聽臣的勸諫,止兵息戈數載,使百姓休養生息,全力肅清境內各路反賊,大隋江山必然穩如泰山,可惜他好大喜功,聽信裴矩此等奸佞小人的鼓動東征高麗。若一舉功成由自可,否則數年之內必生變故,到時大廈傾覆,亂世必至,則生靈涂炭矣。”
長孫晟這番話再次讓長孫無忌震聾發聵,高士廉則是面色煞白,嚇了個半死,連忙跑到門前左后察看一番,發現無人,于是迅速把門關上。
長孫晟這番話無疑是極為大逆不道的,若落入隋帝楊廣耳中,足夠長孫和高氏兩家滅族了!
長孫晟顯然自知時日無多,說話也少了顧忌,他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頭,續道:“若生逢亂世,以吾兒之才,定當有一番作為,不是為父偏心,你那幾位兄長果真不如你,長孫家的未來就靠你了,望你以后念在骨肉情份上,不要與他們過多計較,當然,也不可毫無底線的一昧忍讓。”
“爹……孩兒!”長孫無忌既慚愧又不安。
話說長孫晟一共有五個兒子,其中長子長孫行布和次子長孫恒安都是妾侍所生,三子長孫安業和四子長孫安世則是原配叱干氏所生,叱干氏死后,長孫晟續娶了高氏,高氏后來又生下了長孫無忌和長孫無垢兩人。
長孫無忌兄妹與以上幾位異母兄長的關系都很一般,尤其是長孫安業和長孫安世,他們仗著自己是原配嫡子,從來不把繼母高氏放在眼內,還經常欺負長孫無忌和長孫無垢,要不是高氏性格溫良恭儉,長孫無忌兄妹也被娘親嚴格約束管教,這個家估計已經鬧翻天了。
長孫晟一方面心念亡妻,所以平日對長孫安業和長孫安世這兩個嫡子較為寬容,這反而導致二人對高氏母子更為不敬了,正因為心里有愧,長孫晟對高氏母子加倍愛護,誰料這又倒過來讓長孫安業和長孫安世更加妒忌高氏母子,于是乎,便成了無解的死循環。
長孫晟顯然也意識到不妥,又感自己時日無多,生恐自己死后家庭不睦,兄弟鬩墻,于是便提前給長孫無忌另某后路,免得日后釀成悲劇!
這時,只聽長孫晟又道:“前些年你熾大伯提議將無垢嫁給李世民,其實為父心里是反對的。”
長孫無忌吸了吸鼻子,不解地問:“為什么?孩兒覺得世民兄挺好的。”
長孫晟微笑道:“李二郎人品長相都是上選,人也聰明機智,只是過于任性游俠,結交之人三教九流,偏偏皇上本來就防范李家,李二郎這小子若交友不慎,說不準那天就撞刀口上了,無垢嫁給他恐非福氣。”
長孫無忌訕道:“那父親為何卻讓孩兒好生與世民兄結交?”
“你是男孩兒自然不同,李世民此子不凡,若適逢好時機,必能脫穎而出,騰云直上九天,而且李世民心胸廣闊,有容人之量,你與之結交利勝于弊。”
長孫無忌皺了皺眉:“那觀音婢與世民的婚事?”
長孫晟沉吟了片刻才道:“先放一放,若真如為父所料,數年之內必有大亂,無垢嫁給李世民倒是幸事,否則不然!”
長孫無忌心中一動,脫口道:“父親的意思是世道大亂,對世民這種人來說反而是個好機遇?”
長孫晟贊許地點了點頭,所謂的亂世梟雄,只有在亂世才能為梟,如若天下太平,這種人進牢房吃刀子的可能會更大些!
這時高士廉忍不住插嘴道:“大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