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揚旌第463章 張羅婚事
寒冬臘月,大雪紛揚,還有三日便是除夕了,大業十一年即將到來。安樂郡密云縣城,崔護的宅子,廳內的爐火燒得旺旺的,稍稍驅散了嚴寒,爐子上溫著一壺黃酒,鍋里的古董羹在咕嚕咕嚕地冒著香氣。
高不凡和崔護兩人對席而坐,一邊喝著溫熱的黃酒,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古董羹,一邊悠閑的聊著天,倒也十分愜意。
就在十天之前,高不凡接到了楊廣的圣旨,他被任命為漁陽郡通守,節制安樂和漁陽兩郡,并且繼續兼任涿郡鷹揚郎將一職。
如此一來,高不凡便等于名正言順地接管了安樂和漁陽二郡之地。安樂郡只有兩縣之地,而且很窮,但是漁陽郡卻要大得多,而且相對富庶,因為漁陽郡包括了現在的天津薊州區等地,還擁有在渤海的出海口。
話說尉遲敬德自從清剿完遁入漁陽郡的奚人殘余后,一直屯兵在漁陽郡境內,而魏征則乘機在當地繼續募兵,如今鷹揚府的兵力已經超過了八千人,足以將安樂郡和漁陽郡牢牢控制在手中。
不過,魏征顯然并不滿足于此,畢竟自家老板如今已經是正四品的漁陽郡通守了,麾下即便統率一萬人軍隊也不為過,所以老魏還想繼續招兵買馬,只是讓高不凡給叫停了。
正所謂兵貴精而不貴多,鷹揚府短短幾個月,兵力便急速膨脹了六七倍,發展得太快了,必須停下來慢慢消化一段時間,免得尾大不掉,畢竟塊頭再大,如果是虛胖的話,軍隊的戰斗力會大打節扣。
高不凡需要一支召之則來,來之能勝的精兵,而不是一支看起來人數嚇人,實則卻是烏合之眾的軍隊。
另外,養一支軍隊是極為燒錢的事,朝廷如今也沒有余錢給鷹揚府發軍餉,仍然按照標配的一千人撥款,所以多出的七千人必須得高不凡自己想辦法養著,這些糧餉如果全部要夏財神出的話,估計老夏要抓狂得上吊了,幸好,朝廷雖然撥不出餉,但也承認這些“臨時兵”的合法身份,因此可由漁陽和安樂二郡的財政收入來養著。
正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高不凡不欲治下的百姓負擔太重,自然更加要限制兵力了,因此他果斷地叫停了募兵,而練兵則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高不凡已經全權把練兵的任務委托給了尉遲敬德,特別是那兩千輕騎兵,必須打造成鷹揚府軍的王牌,而徐世績麾下的幽燕鐵騎則是撒手锏,相當于近代戰爭中的重型機械化師,一錘定音就靠它了。
屋外風聲嗚咽,雪越下越大,拍拍地敲擊著窗戶。高不凡夾了一塊燜得半熟的羊腩丟到地上,兩只白色的幼鷹立即撲上來使勁的撕咬起來。
這兩只幼鷹自然就是高不凡從云蒙山上救下來那兩只,被崔詩柔養了兩個多月后,如今已經長出羽毛了,勉強能飛起來。
由于營養充足,這兩只幼鷹長得十分強健,爪了尖尖的,嘴巴就像一只鐵鉤,眼睛銳利,一看就知道不好惹,而且這兩只小鷹的羽毛均是純白色的,十分罕見。
眨眼間,兩只幼鷹便把一塊羊腩撕食干凈了,撲楞著翅膀飛上高不凡的肩頭,一左一右,鷹眼直勾勾地盯著鍋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高不凡好笑道:“不想變烤雞的話,你們最好別亂來。”
兩只幼鷹低低地叫了一聲,果然老實站著不敢亂動了,可見崔詩柔把這兩只小家伙調教得十分懂事。
對了,崔詩柔和還給這兩只鷹都取了名字,左邊這只叫扶搖,右邊這只叫萬里,合起來就是“扶搖萬里”,挺威武霸氣的名字。
崔護笑道:“長卿這次真是撿到寶了,鄙人特意找人問過,這兩只都是有名的獵鷹——矛隼,而且還是矛隼中的極品,羽毛純白,所以外號叫玉爪。”
矛隼即是海東青,又叫鶻鷹,身小而健,其飛極高,耐力足,目力也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