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王朝終究是士紳皇權共治,陳堯很清楚這點,他壓根沒打算用這么點“小事”整垮李家。
鄒溫喻,鄒大縣令也清楚,所以給孫良材下的命令是把握分寸。
雖然軍兵圍家,衙役進門,短時間弄得主家雞犬不寧,但基業卻沒有損傷分毫,只是出了點銀錢破財消災。
不過這么大陣仗對付你李家嫡系,他們自己人知道沒事,可外人會怎么看?
如此多煽風點火的土地信徒,你們卻沒人阻止,那豈不是坐實了這是土地神的懲罰。
一天過去,孫良材早早的就帶人離開了,但在這人心繁雜的小城中,可遠遠還沒安寧下來。
深夜,諸多李氏旁支包括附庸于主家的仆傭,紛紛在內室供奉起了土地神,他們點燃香火誠心禱告。
不是沒有旁支老人知道一點死后香火之事,可知道了又怎樣,難不成阻攔自家子弟去奔前程?
他主家的祖靈受了他們多少香火供奉,又回報了他們多少,外出的族人只要出事就是旁支。
李康安卻把他的嫡系后人都護得不錯,這些年來,主家人丁旺盛,可最終只出了李復這么一個人才。
要是李復一路順風,再成舉人,他們旁支也能享受一點余蔭,可現在不還沒有成嗎。
沒成舉人帶給他們好處,但土地神的懲罰就在眼前,你說他們該怎么選。
之前他們就對土地神的靈異有所耳聞,只是李復有嚴令在先,他們沒有去觸這個眉頭罷了。
陳堯端坐于神域之內,感受著逐漸多出來的信仰絲線,嘴角微微上揚,果然大家都是深夜敬神。
一夜過去,居然就有五十多道信仰絲線建立,他們分布于小城各處角落,有了內應,陳堯這才方便把觸角延伸進去。
陳堯還特意挑選了幾個信徒的簡單愿望實現,推波助瀾,讓李康安的防御“漏洞”愈發多了起來。
不到三天,小小的鄉城里面土地信徒就已經多達百人,正好李元的父母也在其中。
誰叫有個兒子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派兩個信徒上演幾出浮夸表演后,他們就深信不疑了。
李康安呆在祖祠靈域中那叫一個急啊,可短短三十年不到,連續兩次托夢示警已經達到了他的能力極限。
一些小的暗示,又不能讓李復他們清楚意圖,只能眼睜睜看著城內的各種小動作。
李元一家乃是蒙陽李氏最大的旁支之一,在鄉城內有兩間鋪子,還有子侄在城內擔任白役、捕快。
所以陳堯將突破口放在了李元這家,特別是李元父母,他們是這支的話事人。
他們有兩個好兒子,一個學武成了縣衙的正經捕快,一個學文早早地就成了童生。
要不是李元去縣城買書的路上,不小心掉進陂塘之中溺水而亡,他們可能還真就無憂無慮地度過了下半輩子。
“爹,娘,孩兒不孝,嗚嗚。”再次于兩老的夢中見到他們,李元當場淚崩。
李元父母也是驚訝不已,他們現在的思維很清醒,只是對于兩人都出現在李母夢境中,還見到了兒子,反應有些遲鈍。
但當李元跪在他們膝下時,他們反應了過來,李父還好能夠強作鎮定,但李母是真的繃不住,和兒子抱在一起大哭。
陳堯現身在一旁默默等待,沒有出聲,有什么事好歹等人家敘完舊。
還好李元雖然有些情不自禁,但也沒忘了自家主公的大事,連忙攙扶好父母,介紹陳堯。
“這是土地神當面,吾兒你沒開玩笑吧?”李父瞪大雙眼,不敢置信,眼前之人也沒什么神異的,除了氣質有些縹緲。
正常形象反而不信了,陳堯微微一怔,隨即化成了金光神人之像,唬的兩老連忙跪了下來。
“李元是我手下的得力干將,吾這次前來,一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