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朝的皇帝破天荒召開大朝會,下令選拔大將,集結軍隊,入外州平叛。
這次沒人提讓應鴻羽去平叛了,堂堂大虞的丞相怎么能干這種事,這不是告訴外夷,天朝無人了嗎?
但是軍隊好派,錢糧也容易消耗,短短一年國庫就消耗一空,而頻繁的北蠻入侵依舊沒有停歇。
雖然派去平叛的軍隊戰斗力都不錯,但也架不住人家和你以命換命,特別是后期錢糧不濟,平叛軍也跑到城內和當地駐軍混在一起了。
還能有什么辦法,加稅,加稅,加稅!
朝廷加稅每次每人十文錢,看起來錢不多,但架不住次數多,特別是不交稅的特權階級占了很大一部分。
每一次有加稅旨意下達,就代表著縣級官吏鄉紳又迎來一次狂歡,小吏隨意加收,鄉紳不僅不攔反而幫著。
朝廷收稅是為了抵擋蠻夷,爾等小民怎么就不懂國破家亡之理,交不出來就拿田畝做抵押。
這才是鄉紳的真正意圖,小民交不起稅,只能托身地主當佃農,地主就能名正言順兼并土地。
只是這樣交稅的人又會少一個,看得到這點的官員不在少數,只是又能怎樣,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底層民眾活得怎樣全靠父母官的良心。
如此大虞怎能不敗,怎能不亡。
也就是從北蠻入侵起,大虞仿佛又打開了一個開關,天災人禍愈發多了起來。
平叛加稅,賑災無糧,朝廷大權操之于宦官群體。
以應鴻羽為首的一部分文官集團對此不聞不問,似乎承認宦官們的權力比外廷大。
但小民們可不管,活不下去了就得造反,這是諸夏土地上無盡歲月的傳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治平二十年,第一次有造反軍攻破了內九州的郡城,同年,治平帝暴病而亡。
應鴻羽的隱忍一遭爆發,親率禁軍入宮城掃除宦官,共得宦官頭顱一千兩百顆,將皇宮大內染成血紅色。
并且應鴻羽還下令,將首級傳于洛都百姓共觀,每顆宦官首級上面貼著諸多貪污弄權,令人發指的罪狀。
如此血腥狠辣,又讓洛都百姓記起了這位丞相是一位什么人物,他可是一位軍功封侯的英雄。
“奉先帝遺詔,皇五子,姬翮當登大位!”當應鴻羽以顧命大臣的身份宣讀圣旨時,很多老太監默默地站在了他身后。
無論這份圣旨是真是假,好歹應鴻羽扶持的是先帝血脈,而先帝只留下了這么一個還存世的兒子。
內外禁軍,中央文官全掌于一人之手,他們這些老家伙又能做什么,真正頑固死忠的已經死在了之前的血洗中。
“這感覺,好熟悉,挾天子以令諸侯?”收到齊長云傳來的消息,陳堯回想起了前世的曹操。
不過這家伙可真能忍,裝了這么多年的忠臣,難為他了。
雖然應鴻羽還沒有任何反跡,對剛剛登基的五歲孺子興平帝,也很是恭敬。
但不聲不吭就掌握了大部分文官的話語權,還有內外禁軍,這是人臣所為?
改元興平,取的名字倒不錯,只是這年月注定不會讓大虞興盛平安了。
……
興平元年二月,蠻荒草原出現魔影,似乎傳說中的上古封印之地出了問題,蠻荒諸夷入侵頻率加快。
興平元年十月,西南十萬大山出現妖王,妖族再度聚集。
興平元年十二月,靈潮出現第一次波動,天象混亂,寒潮席卷九州之地。有大修推測,大虞將迎來中古末期出現的小冰河氣候,南北溫度整體下滑。
……
興平二年二月,豫州,攻破第一個郡城的流賊王嘉,自稱乞活王,號召天下反虞!
豫州中心就是洛都所在,加上寒冬難熬,就算是京畿周邊的百姓家中也沒多少余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