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此界開神道
李隆這邊拿下無損得到沅南,陳堯剛好也收到了蠻荒的反饋,又是一個部落兼并成功。
兩縣之基在握,他不用再這般盯著李隆。
作為兩縣三十余萬的人口的統治者,李隆已經得到了人道意志的關注,再有真人想隨便破壞他的根基可就不容易了。
有李家做擔保推行,龍匯縣剩余的五萬人口也能很快轉化為城隍信徒,這樣他就只差蠻荒那邊給他補足缺口。
由于多出好幾個火部落蠻人的至誠信徒,陳堯本尊與蠻荒的聯系加強不少,也能再次給分身灌輸一次力量。
陳堯給信徒劃分出了四個等級:淺信徒、普通信徒、虔誠信徒、至誠信徒。
淺信徒就是被人傳教,或者是從眾心理去信仰城隍的人,這等信徒還沒有實現過自己的愿望,或者是愿望太過渺小沒有注意到。
普通信徒就是數量最多的一類信徒了,他們將城隍土地視為自己的信仰寄托,日日祈禱,偶爾能得到反饋實現部分心愿。
至于虔誠信徒和至誠信徒,這類信徒較為稀少,他們往往都曾見過城隍顯圣,信仰堅不可摧!
比如一村土地的廟祝就需要虔誠信徒來擔任,而鄉土地及以上的廟祝就需要至誠信徒來擔任了。
他之前沒有過多注意信徒本身的信仰,因為只要你是淺信徒,就能給他信仰。
雖然信仰程度越深的香火愿力越多,但達到虔誠、至誠的終究是少數。
他本是想靠數量來推動神品晉級,只是在李隆沒有打下更多縣城之前,信徒數量已經到了飽和。
在陳堯公平公正的香火返還模式下,淺信徒晉升為普通信徒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所以如果以普通信徒舉例,一個普通信徒能的香火愿力單位為1,那虔誠信徒則為5,至誠信徒則為10。
陳堯現在已經感受到了蠻荒的驚喜,蠻人基本上只要成為信徒那就是普通信徒,根本沒有淺信徒一說。
蠻荒環境惡劣,諸夷蠻人們的性命朝不保夕,野鬼、荒獸、天災等等都能輕易殺死他們。
當一個能庇護他們且不需要活祭的真神出現,他們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其虔誠敬奉之心簡直天日可表。
所以陳堯現在也愿意繼續投資蠻荒,哪怕那邊人口不如夏地繁盛,但質量高啊,個個都有成為至誠信徒的潛質。
半月之期,已經兼并兩個小部落,人口之數達到了三千。
陳堯看著神海中多出來的一片星辰,不由得有些贊嘆,這些星辰的光芒同時閃爍不定,顯然是在同時對他進行祈禱。
點在星辰上,一段虔誠洪亮的經文之聲傳來,仔細一聽正是城隍感應經。
“城隍尊神,威權實重,顯化無邊,禱雨則甘霖蘇槁,禾稼成熟,祈睛則化陰成陽,應時朗霽……”
蠻荒,某處極為寬闊的山谷中央,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
這有里一座幾十塊巨石壘成的祭壇,上面是一尊高高聳立的石質神像,看其面容正是城隍神的外在顯化。
神像之下正是左和通等一眾祭司,外側是火還有十幾名原來部落的神衛,最外圍則是三千名蠻人信徒跪在祭壇周邊,他們跪地匍匐面向神像朝圣。
祭司念誦一句,他們就跟著念誦一句,朝圣求神之聲如洪鐘在山谷回蕩。
其實無論是火還是左和通都有些緊張,自從遷徙前城隍神有過顯圣之事,這半月一直沒什么動靜。
此地山谷中的兩個部落勇士不多,可以說實力比他們還要弱,但體量擺在那里。
要不是火帶著神衛們上來就把他們的守護神給滅了,說不定還要一番大戰才會同意合并。
不過兩個部落的勇士高層也提了一個要求,他們要向新守護神獻上他們虔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