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神旨的旨意簡單明了,以后黟山就是承清的道場,并且神君還賜予了他黟山的所有權柄,一如真正的山神。
承清不顧自己的仙人威嚴,以大欺小,將吳山宗眾修堵死在山門中,最后還將其整個宗派親手送上路。
這般敬業?要知道放眼整個神庭,也沒有神靈敢輕辱他,只有神君陳堯才能對其下令。
他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元衍界根基,自從被陳堯打服,他連一個真正的落腳之地都沒有。
真仙境,就算在能級更高的仙界,能供其修煉增長修為的地方也不多,更別說元衍界這種靈氣尚未完全到達巔峰的中千世界。
因為沒有上品的靈眼靈脈之地棲身,承清在元衍界只能靜修不出世,一旦動手就很難補充損耗。
回仙界?他不是在下界飛升成仙,想通過通道返回仙界,需要付出的資源可不菲。
本來清虛宗經營數千年,以聚靈陣形成的上等靈脈,剛好適合他落腳,但可惜清虛宗所為違背了天地運轉的自然規律,為陳堯所主神道不容。
還好承清兢兢業業,完成了陳堯交代的各項任務,正式接納了他,現在賜下的這座黟山道場剛好合適。
黟山原來就是揚州數一數二的靈地,這才被吳山宗選為立基之地,當天變之后,靈氣匯聚,黟山靈脈更是能承載真仙的正常修煉。
當然,只要元衍界沒有達到大千世界的位格,想要獲取仙氣這類高能級靈氣,就只能靠自身壓縮提純,每一道仙氣都異常寶貴。
得到神君陳堯的封敕,承清第一次親身感受到神道之妙,言出法隨,規則加身,在這黟山道場中他靈力充沛不絕,完全不用擔心損耗。
最關鍵的還不是他有了棲身道場,可以傳承道統,而是承清正式得到神庭的承認,那句得神庭庇佑可不是玩笑話。
承清作為下界仙人,投靠城隍神所建神庭,這不是一個什么秘密,至少能上臺面的仙門都知道這件事。
堂堂真仙為一介神靈效力,這是恥辱也是背叛,承清如今已經被其他下界真仙所不容,甚至可以說他和仙界都已經站在了對立面。
仙界曾經是仙神并立,神道盛極一時又驟然崩滅,可能很多仙人并不了解這里面的隱秘,但肯定能察覺到不對。
當初下界,承清被陳堯正面鎮壓,眼看性命難保,長生之途即將毀于一旦,他不得不選擇臣服,投靠神道。
活是活下來了,可背叛了仙界利益,又怎會不引起下界諸仙的敵視。
元衍界天地大變,處處是機緣,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有復蘇的秘境入口。
這些秘境中的天材地寶,對于仙人也有大用,甚至運氣好,還可能得到其內積蓄無數年的高能級靈氣。
當其他下界仙人四處尋寶時,承清只能龜縮楚國境內不敢外出,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圍殺,他在仙人中可不算太強。
為此,承清在心底還有些腹誹,直到今天他終于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不僅是有黟山道場能夠支撐他修煉,還有以后如果被其他仙道勢力圍殺,承清完全可以請求神庭支援。
承清心情舒暢,長長吸了一口氣,頓時整座黟山掀起了靈氣風暴,一股股精純的靈氣匯入他的仙體,隨后壓縮純化。
在仙界洞府,他覺得修煉進度也不能比這里更快,因為他只是一個小派的傳承人,比散修好不到哪去,能成仙都是福緣還不錯。
吞吐幾次后,方圓數里的天象也隨之變化,一個巨大的靈氣黑洞出現在空中,承清察覺到動靜太大只能停下,道場的陣法還沒布置。
神君把這座黟山交給他,可不是隨便禍害的,他只是稍稍體察,就能感受到黟山群脈的力量。
這種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