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就是用利益盡可能團結最多的人。
劉邦在搞定英布的時候,也沒有忘記還在打游擊的彭越。
彭越,昌邑(今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人,早年在巨野澤打魚,后來覺得打魚比打工還累,索性直接做了強盜。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于是有人就勸彭越也跟著一起造反,結果彭越覺得形勢不太好,以需要再觀察為由拒絕了建議。
過了一年多時間,由于戰爭頻繁,無家可歸的人越來越多,投靠到彭越手下干活的人人也越來越多,彭越的團伙也發展到了一百多人的規模,這伙人再次推選彭越帶頭造反,彭越還是拒絕,經過反復勸說方才同意,約定第二天日出時候集合,遲到的人要殺頭。結果到了第二天日出時候,居然有很多個人遲到,常言道“法不責眾”,這么多人沒法兒都遲到,最后決定將來的最晚的人殺頭。眾人紛紛起哄,以為彭越在開玩笑,出來造反又不是參軍,何必這么嚴肅?
看到眾人的態度,彭越嚴肅地說:“各位,我原本是不想帶頭造反的,可是既然你們都愿意相信我,那我就得嚴格管理,上戰場打仗可不像打劫,沒有紀律性,隨時有可能全軍覆沒,這樣,你們將來上了戰場該怎么辦?今天,必須讓你們知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說完,彭越示意手下把那個來得最晚的倒霉蛋給殺了!
眾人都驚呆了,原以為造反就是阿q說的“同去、同去”,現在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隨時有可能喪命,對于彭越更加畏懼,完全聽從彭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