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一旦被摸清,就存在巨大的風險。
在拉攏了英布和彭越以后,形成了英布在項羽西側牽制、彭越在項羽北側偷襲,劉邦在滎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依托韓信構建的京、索防御線正面硬剛項羽的格局。
項羽此時有些心煩意亂,北邊的齊國好不容易死了個田榮,結果還冒出來個田橫繼續搗亂;自己最看重的英布,不跟著自己出征也就算了,居然還殺了自己的使者,這簡直是忘恩負義,真后悔把他分封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個時不時跑出來的彭越,這個討厭的土匪頭子,一打就跑,沒事兒就來搞個破壞,簡直是讓人討厭到極點;更煩的是劉邦這廝,明明都快歇菜了,怎么就又讓他起死回生了呢,明明他的指揮水平也就是三腳貓功夫,怎么就突然搞出來這么難搞的防線呢?
項羽的困惑其實不難理解,因為韓信知道項羽最擅長的就是騎兵快速突襲,而克制這種戰術的辦法就是地形,依靠京索一帶的山地,死死克制項羽的騎兵突襲戰術,讓他始終不能突破滎陽的防御。
再加上還有蕭何這個后勤大師,源源不斷地從關中向前線輸送兵員和糧草,保障了滎陽的供應不斷檔。因此,盡管劉邦在彭城之戰基本上是賠光了老本,但是,關中的老秦人都支持他,很多上了歲數的老秦人都踴躍報名參軍,因為他們聽說劉邦要打項羽,他們正好也想找項羽報仇,真是一拍即合啊!
項羽想搞死劉邦的想法有多強烈,光顧滎陽的次數就有多頻繁,但是卻始終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只能像是條件反射一樣,來來回回地折騰卻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