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等著你回來教我啟蒙呢!”
蘇軼昭說完也不等蘇軼梁的回應,朝著唐氏母子行了禮,之后便加快腳步跟上了蘇文卿。
蘇軼梁看著二人的背影,心中既悲憤又傷心。
“母親!父親對小七真好啊!”蘇軼梁幽幽地道。
“你放心,我會在府上看著的。不過是個庶子,還能翻出我的手掌心不成?”
見著兒子落寞的模樣,唐氏心疼不已,對蘇軼昭的不喜又加深了幾分。
……
“如今私塾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有名望的書院不過那兩家。咱們北地有奉天,南邊有銘文書院,兩者并駕齊驅,勢均力敵!”
蘇軼昭剛和子渚辦好入學的事宜,李授之便與他介紹起了書院。
“走!與為師一同去仙鶴亭下棋!”
李授之突然站起身,隨即命子渚去拿棋盤。
“帶上你的文房四寶!”李授之指著蘇軼昭吩咐道。
途經書院的院舍,蘇軼昭看著里頭搖頭晃腦的書生,不禁多看了幾眼。
一應的青色長袍,外罩雨過天晴色的蟬翼紗,端得是飄逸出塵,風度翩翩。
這書院的院服還挺好看,只可惜他的院服未領到,今天剛量身定做。
今日見著送他來的忠伯交了五兩銀子,也不由得不感嘆,讀書真貴!
其實這書院的學子大多數都是考進來的,成績優異者,都有獎勵或減免。
不過像他這般開后門的也不少,殷實人家一年五兩銀子拼拼湊湊,還是能的。
書院所在的山頭很低,上面一片平坦,與書院身后那座險峻的山峰無法相提并論。
要去仙鶴亭就得往另一邊爬上一段,此地若非有李授之帶著,他一個人是上不去的。
應該是為了學子的安危著想,書院后面的兩條山道設了門,平日里都有人看守。
不讓她跟著讀書,卻是帶她爬山下棋,該不會真的不教她讀書吧?
她還想找機會了解一下這個朝代的歷史,家中的藏書她暫時接觸不到,書院中應該藏書豐富才對。
她書房中的書架上,只有啟蒙書籍。
之前她已經通讀了一遍,發現與前世的一般無二,就是《百家姓》、《三字經》和《千字文》。
也不知道這大云朝是不是平行時空,書上的文字與前世的基本一致。
“就這兒吧!”李授之站在亭子便往下看,不由得心曠神怡。
此處已經在城郊,隔開喧鬧的坊市。選擇此地,更利于寒窗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