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的印象便不太好,想起對方混跡黃巾賊眾,更是愈發瞧不上眼了。
黃巾賊寇,還能出什么人才不成?
此時見對方一番長篇大論有條有理,王政才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啊。
這錯誤犯的太低級了,不應該啊!
暗自反思之余,王政略一思忖,先望向張饒:
“張少校,這位先生如今可是在你麾下,不知怎么如何?”
自家目前是缺謀士,但是人家剛投效便挖其墻腳這事,王政還是有些遲疑。
即便張饒已歸屬了系統,在忠心上已無問題,但是王政還是決定先看看張饒的態度,以示尊重。
“稟將軍。”張饒聽到這話,卻是反應的快,連忙回道:
“這位先生乃是趙宏,客居末將這里也有一些日子了,其人頗有才干,在末將這里其實有些屈就了。“
“今日遇見將軍,才是名士逢明主,相得益彰,唯有將軍這樣的英雄,才能讓趙先生才華盡顯。”
確實很識趣啊。
王政贊賞地看了眼張饒,既然對方如此配合,他倒是也不用矯情客氣了,望向趙宏,笑了笑:
“趙先生方才所言,只是我半道而回廣饒的原因之一。”
“先生文質彬彬,腹有錦繡,不妨猜上一猜其他的原因。”
“天色不早了,今日高雄和伍元負責營防,其他人先去休息吧。”
言罷,便轉身,闊步向主帳中走去。
眾人轟然應諾,四散而開。
在和張饒返回自家營帳的時候,趙宏卻還在苦苦思索。
“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進帳被那一幕震驚之后,趙宏回過味后,卻也對張饒心生欽佩。
在他看來,這是張饒犧牲自己的顏面和地位,為這一萬多人尋求到的一條生路。
若是當真此時與王政天軍交戰,對方大勝之下氣勢正盛,莫說勝算不大,便是勝了也必然是慘勝。
對于本就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窮途末路的尷尬境地的他們來說。
慘勝,其實也是另一種徹底的失敗和滅亡。
如今投效王政,雙方合二為一。
除了張饒從一軍之主變成了他人的臣屬,對于其他人來說,卻是最好的結果。
在趙宏看來,既然曾經的主公張饒都向王政稱臣俯首,他便也動了心思。
想要為自己謀一個晉身的機會。
趙宏也知自家事,他出身寒微,沒有什么家世名望可以憑持,那些州牧的門下永遠不會對他打開。
他只能在盜匪義軍這些勢力中尋求一些機會。
而放眼當下青州,這類勢力里,王政確實是目前最有潛力的投效目標。
徐和能通過精銳輕騎兵的不尋常處看出一些端倪,趙宏同樣也發現了這一點。
這是一個年輕,有實力,也有潛力的一股義軍。
最重要的是...
這股義軍的首腦,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