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陣,斗志,斗勇,亦要在氣勢上爭鋒相對。
雖已決定親自出手,但被敵人故弄玄虛一番,見全軍心氣略顯浮躁,王政思忖了會, 決定安排人先上前罵陣一番。
罵戰(zhàn),常出現(xiàn)在攻城戰(zhàn)中,通常情況都是用在守城方深溝高壘,或者陣勢嚴(yán)整,因強攻難以奏效或是損傷較大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戰(zhàn)術(shù)手段, 逼迫守城方主動出擊。
當(dāng)然,正史上記載的罵戰(zhàn)要么寥寥帶過,要么語焉不詳, 并不多見。
畢竟“以嘴炮”這等手段取得勝利其實有失磊落,不甚光彩,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自然要文過飾非。
但是在春秋乃至兩漢,“激將”的效果非常明顯,無論是對自家的麾下,乃至對于敵人。
所以罵戰(zhàn)其實算是屢見不鮮。
比如叁國演義中,馬孟起攻潼關(guān)時,因見曹軍據(jù)守,不宜強攻,就采用了罵戰(zhàn),讓一伙西涼兵在城下躺著坐著”把曹操叁代毀罵”。
雖然沒細(xì)寫、明述有哪些污言穢語,但是基本可以肯定都大抵是拿曹操的出身,祖宗叁代這些地方說事了(便如陳琳檄文里殺傷力最大的, 其實就是“贅閹遺丑”)
因為這才是曹孟德的最大痛點,污點,也最能刺痛他乃至其宗族的心理, 而當(dāng)時潼關(guān)的守將正是曹洪(曹操堂弟)。
你不可能拿什么屠城去謾罵攻擊, 人家不僅毫不在乎,甚至有可能洋洋得意,反以為榮。
反正結(jié)果就是即便曹操事先交待過曹洪,不可與馬超主動交戰(zhàn),務(wù)必堅忍守城十日,就算完成了任務(wù),然而...
西涼兵罵到第九天時,曹洪實在聽不下去,也忍不下去了!
憤而出戰(zhàn),大敗而逃,不僅丟了潼關(guān),更破壞了曹操當(dāng)時的整個戰(zhàn)略部署。
在后世人看來,叁國時的很多將領(lǐng)的操作都過于輕率,孟浪,實在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其實這話有些片面了,畢竟所謂時移世易, 在這個時人最為重視名譽、血性的時代,后世不可能實現(xiàn)的一些計謀,恰恰有生長的土壤。
自穿越以來,王政攻城雖多,在之前倒很少采用過“罵戰(zhàn)”這個手段。
因為他前世恰恰就是一個“鍵盤俠”,但沒有一個鍵盤俠會真的愿意做一個只有嘴巴最硬的人物。
最想當(dāng)英雄的,有時候恰恰是那種一輩子做小丑的。
但是不用不代表不知道,這次被敵將戲弄,讓王政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直接也想侮辱下對方。
天色乍亮,彤云密布,輿城內(nèi)外,城頭上下,千軍萬馬對峙之間,不久之后,卻見一百多個人蜂擁而出,大半都是選了些氣足嗓門重的鄉(xiāng)人,一時污言穢語,響徹不停。
更有粗俗地直接扒了褲子,露出光光地屁股,指著比劃大嚷:“廣陵人,是不是沒卵蛋啊?”
“乃公寬宏,讓爾等今日好好瞧瞧,大丈夫才有的物件!”
這一幕直令天軍,袁軍人皆轟笑,對面的廣陵軍城頭登時噪雜聲起,似乎頗為氣憤。
罵了好一會兒,罵陣的人氣息減弱,逐漸停歇。
此時云層中朝陽東升,清晨漸漸不再灰暗,王政出了惡氣,滿意頷首,正要準(zhǔn)備下令正式攻城時...
卻見前方火光驟現(xiàn),下一刻兵戈耀眼,城門突開。
數(shù)百廣陵的騎兵呼喝著涌出,旋即在矢石如雨的伴隨下,馬蹄分分沓沓,沖殺而來。
若以城墻為弓、城門為弦,則此騎兵為箭;輿國敵將這個射手,終被激地拉開了弓,射出了箭。
看這人數(shù),似乎倒不是為了出擊,更像是為了斬殺那些罵戰(zhàn)的兵卒。
你們狗嘴叫的歡是不?瞧不起俺們是不?
要宰了你的狗頭!
這么有效嗎?王政欣喜之余,立刻帥旗搖動:“上前迎敵,務(wù)必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