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兩個人當時是有爵位的。
一個是烏程鄉侯孫堅,一個是祁鄉縣侯袁紹。
孫堅雖是鄉侯,卻是走的最正統的大漢封爵路子軍功,含金量反而更勝袁紹。
他先在黃巾起義前擊潰了會稽郡人許昌、許韶父子的叛亂,后面在平定黃巾叛亂時更是屢立戰功,比如攻宛城時便是身先士卒,第一個人登上城頭,隨后在185年時,邊章、韓遂在涼州發動叛亂,孫堅又協助車騎將軍張溫平叛成功。
便是這樣,也是直到兩年后的區星反叛時,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再次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叛亂,甚至還順便越過郡界幫助臨近的同僚平定了零陵、桂陽兩郡周朝和郭石的叛亂,大有一種“猛過頭了,反賊不夠殺了”的程度,才終于獲得了爵位。
《三國志》:“漢朝錄前后功,封堅烏程侯。”
當然,要說此時天下爵位最高,最有含金量的爵位,那還是要數飛將軍呂布的溫侯,甚至蓋過了同為縣侯的袁紹、袁術兄弟。
第一,呂布這個溫侯是漢獻帝親封的,相比而言,袁術的陽翟侯是李傕給的,袁紹的祈鄉侯則是董卓送的。
第二,溫縣屬于司州河內郡。
司州,乃是東漢的首都所在地,擁有七郡一百零六邑,在冊戶籍過六十萬戶,人口幾百萬余,乃是毋庸置疑的神州中心。
而河內郡,便是此時司州的第二大郡,僅次洛陽所在的河南尹。
此地除了是光武帝劉秀的龍興之地外,更是西晉高祖冢虎司馬懿的老家。
曹操的這份大禮不可謂不重,連王政都有些受寵若驚,反而愈發猜不透這道御詔的背后用意了。
難道是怕我鬧出太大動靜,提前賣好安撫不成?
一邊胡思亂想,一邊聽著那天使將詔書宣讀完畢,王政領著諸人拜受恩命。
那天使收起圣旨,上前幾步交給王政,順便笑呵呵地將他扶起:“州牧克復徐州不說,還順便掃蕩了泰山匪患,功勞顯赫,足以彪炳千秋。”
“之前捷報傳入許都時,可謂滿城歡慶,大將軍更是對州牧贊不絕口啊,更親自與帝前保薦,方有此恩命啊。”
大將軍?
王政怔了一怔方才醒悟,曹操得志之后,給自家加封的官職竟也是個這個,不由有些嘀笑皆非。
“曹公厚意,政深感之。”王政客氣地回答道:“天使亦是一路辛苦了,已擺下筵席,為君洗塵。”說著肅手示意。
“那就卻之不恭了。”那天使哈哈一笑,便在王政的帶領下,向著郡府內大步走去。
.....
一路上攀談所得,方知這天使姓董名昭,濟陰定陶人,其舉孝廉出身,原是袁紹的從事,也是近期聞天子駕幸許都之后特去朝覲,如今官封正議郎。
這番話讓王政心中一動,漢室正統的影響力果然非同一般,看來不僅是自家的徐州,許都附近的各州,這段時間恐怕都或多或少,有著人才外流的情況啊。
而這董昭...
不動聲色地瞥了眼對方,王政暗自詫異,說起來此人算是身帶奇相了。
近些年天下大亂,官僚軍民皆有饑色,便是豪族世家固然不愁吃穿,可時時關心局勢,勞心竭慮之下,也大抵有消瘦之態,故瘦多胖少乃是常態。
可這董昭卻是尊顏充腴,直白點說,便是一個眉清目秀的胖子,顯得頗為扎眼。
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這個名字讓王政泛起耳熟的感覺。
能讓他這等歷史小白一聽動容的,自然只有荀彧賈詡那種家喻戶曉的三國名臣,而若是生出這種似曾相聞的感覺,也起碼不可能是一個默默無名的跑龍套。
這般心念急轉,面上倒是不露,只是引領這董昭入殿,各分主次落座。
他如今名義上已是徐州牧,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