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和李光地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了康熙想法的轉(zhuǎn)變,明珠安排兵部上疏請求追究杰書兩年前率兵與鄭經(jīng)作戰(zhàn)時,故意未發(fā)兵支援導致海澄淪陷的罪責,以嚴正軍紀。
當初杰書班師回京后曾大肆宣揚自己的這一罪責,還對手下親近之人明言:“功勞太甚,此次故意未援,以作自誣。”
康熙聽聞后笑了笑,最終也沒追究杰書的罪責。
這次兵部的上書同樣被很多人當作了一個笑話,但讓眾人大跌眼鏡的是康熙皇帝同意了兵部的奏請,康親王杰書軍功被削,罰俸一年。
明珠和李光地心中一喜,這封上奏的主要目的是明珠借此來試探康熙的心意,若杰書仍安然無恙則說明皇上仍在姚與施中間徘徊不定。
若有所懲戒,則可推斷康熙對姚啟圣不滿,連帶著對推薦姚啟圣任閩督的杰書也開始敲打起來。
懲罰下達幾日后,李光地親自拜訪了康親王,杰書剛受到康皇上的懲罰正有些不知所措,見李光地來訪立馬熱情地接待了他,同時請教起了緣由。
李光地壓低聲音告訴他是圣上對姚啟圣起了不滿,王爺你只是被敲打牽連,不妨事的。
杰書聞言稍稍安心,同時心中有些埋怨姚啟圣。
此時,施瑯再次請求專征的奏折遞進了北京。
十月初四,明珠、李光地為施瑯奏請自行進剿臺澎事面奏康熙請旨。
康熙這次終于沒再直接拒絕,敕諭道:“進剿臺灣事宜,關(guān)系甚重,如有機會,斷不可失。當度勢乘機,即圖進剿。這施瑯所奏,可交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具奏。”
專征一事被交到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剛剛才被敲打的杰書在會議上沒有為姚啟圣說話,在明珠和李光地的提前串聯(lián)下,最終議政王大臣會議奏陳:施瑯所奏可行。
十月初六,明珠再次面圣奏說:“若以一人領(lǐng)兵進剿,可得行其志,兩人同往,則未免彼此掣肘,不便于行事。照議政王所請,不必令姚啟圣同往,著施瑯一人進兵似乎可行。”
康熙帝沉思良久,點了點頭認可了明珠的話,當日便發(fā)布敕諭:“進剿海寇,關(guān)系緊要,著福建督、撫同心協(xié)力,催趣糧晌,勿致遲誤,前姚啟圣具題功罪定例,交與施瑯遵行,具體戰(zhàn)事交由施瑯相機自行進剿,極為合宜。”
自此,施瑯正式謀得進剿東寧的戰(zhàn)事指揮權(quán),姚啟圣則被嚴令全權(quán)負責后勤的籌措和補給,被剝奪了戰(zhàn)事指揮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