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氣歸生氣,可外間一督一撫一布政使,哪能憑著意氣一下就免掉。
第二天整個江蘇官場變得群龍無首,那樂子可就大了。
何況像江寧巡撫湯斌,一向施政節(jié)儉,不尚浮華,無論在民間還是朝堂都有很高的聲譽, 康熙也對其頗為欣賞。
而王新命雖然偶有諂媚貪索之舉,但勝在忠心,況且在大事上明事理,懂分寸,能靠得住,也是在皇上心里排上號的人。
沒有確鑿大錯哪是說免就免的。
將四人頂戴摘下, 給了下馬威后,康熙皇帝讓明珠帶著有司官員挨個找這四人問話。
王新命見到來人是大學士明珠,連忙打千行禮, 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看來皇上還是給了自辯的機會。
在明珠的詢問中,王新命也終于搞清楚了圣上震怒的原因。
都是難民給鬧的。
淮河邊的高郵發(fā)了水,遭難的民眾四散向周邊府縣逃難。
王新命作為兩江總督早將救災工作布置了下去,還從省里往高郵周圍各州府專項劃撥了賑災銀子,用以賑濟災民。
王新命既然如此說了,明珠就順著他的供詞一個個詢問下去,從兩江總督到徐州知州,幾人的供詞都對的上。
這專門的賑災銀是存在的,也發(fā)到了徐州知州雷具明手上,他日前剛將銀子分發(fā)給了各地縣衙以作賑濟之用。
事情問到這里明珠心中有了數(shù),他將情況匯總好后回奏給了皇帝。
康熙聽完后良久沉默無語,沉聲道:“招宿遷知縣來此見駕。”
平淡的聲音中蘊含著雷霆之怒。
同樣一上來就被摘了頂戴,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宿遷知縣馬嵐不像之前四位,心中有事兒的他膽戰(zhàn)心驚, 不用怎么詢問就對侵吞賑災銀子的事供認不諱。
因為他貪墨了賑災銀, 導致整個宿遷只在縣城有賑災救濟,其他鎮(zhèn)鄉(xiāng)一律自生自滅,這才有了駐馬鎮(zhèn)的慘淡之景。
“小官巨貪!總督?jīng)]伸手,省里的巡撫、布政使沒伸手,地方知州沒伸手,他一個小小的知縣,誰給他的這個膽量伸手的!”
康熙一邊踱步情緒逐漸激動,怒聲喝道。
面前一眾官員跪倒在地,不敢回話。
“將宿遷知縣馬嵐交有司治罪,嚴懲!”
他說完后看了看王新命等四人,語氣嚴厲道:“爾等也免不了失察之罪。”
王新命聞言以頭搶地連稱死罪,其余三人也都哀聲請罪。
最后四人被準予戴罪立功,在康熙的命令下,知州雷具名趕往下轄其他各縣嚴查賑災情況,王新命、湯斌、廉敬三人劃分州府,各赴災地巡視,務必要將災民安置妥當。
康熙語帶警告地對王新命說道:“等朕南巡歸來時,若此地還是這等景象,你就自己把這總督的頂戴摘掉?!?
幾位江蘇省大員被派去巡查賑災, 圣駕繼續(xù)啟程往南, 一路過鎮(zhèn)江,于十一月初一抵達江寧。
鑾駕到了南京,總督和巡撫全都不在,江蘇按察使霍自道幸運地擔任了主迎之人。
他打起精神,親率江寧府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圣駕。
黃土鋪墊的御道上,明黃綢帶飄揚,鼓樂生蕭合嗚,二十四門大炮,轟得震天價響。
眾官員簇擁著康熙,登臨新搭起來的黃土高臺,接受百官朝賀。
康熙并未住進江寧織造府準備好的行宮,他命人喚來曹寅溫聲道:“到了此處,便安排住在卿家吧。”
曹寅連忙跪倒謝恩,口稱榮幸之至。
康熙點點頭讓他平身,隨即視線來回掃視迎駕的官員隊伍,卻沒看見江寧織造曹璽,不禁出聲發(f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