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的論文,請問各位老師還有什么問題嗎?”
數學科學院,一間小型學術報告廳中。
林曉站在臺上,完成了對自己畢業論文的講述,然后微笑著看向在場的老師們。
一眼望去,除去坐在第一排的五位答辯老師之外,其他來看他答辯的老師教授們幾乎坐滿了整間學術報告廳。
雖然是個小型的報告廳,但是好歹也能容納七、八十個人,結果這些聞訊而來的老師們都直接給占滿了,甚至有一些老師見到沒有座位,就從隔壁房間搬來了幾張椅子,然后坐在了過道。
沒辦法,對于林曉這個還沒有正式進校就已經在全國以及世界數學界范圍內出了大名,進校之后更是直接完成了對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數學天才,他的畢業答辯,這些老師們當然都想要過來看一看。
于是乎,數學科學學院三十多名老師,再加上物院、化院總共三十多名老師,此外還有學校領導,包括校長、副校長等等,此外還有外校的教授們。
全部加起來,總共九十多人,全都跑了過來。
而這些老師們,基本都是正教授,副教授都只有少數幾個,年輕的講師就一個都沒有了,他們想來也會被其他沒有位置的教授們給趕出去。
至于這九十多人中的院士,更是有二十多位,特別是數學院士以及化學和材料院士來的最多,數學院士就不用多說了,化學和材料界的院士們也來,自然是因為林曉幾個月前的那篇論文,以至于這位原本屬于數學界的天才,在化學和材料界也成為了一個香饃饃。
面對著這樣的場面,林曉都一度感覺自己彷佛回到了當初在人民大會堂上進行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似的。
大概全國本科畢業答辯能搞出這種動靜的學生,也只有他一個人了吧……應該自信點,把大概給去掉。
而見到林曉講述完了論文,負責答辯提問的老師也需要進行提問了。
至于這些答辯老師們,也全部都是院士。
“第5頁,你的式1為什么會小于式2?”
一位老院士笑瞇瞇地問道。
林曉翻到了論文的第五頁看了一眼,隨后微微一笑,回答道:“通過對[t1,θ]上的兩側進行積分,并利用bc,即可得到這個結論。”
而后,他便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起了論證過程。
“嗯。”
見到林曉很快寫下證明過程,這位老院士笑呵呵地點了點頭,“不錯不錯。”
“謝謝。”
林曉向這位老院士點了點頭,這位老院士今年都七十多歲,退休很多年了,結果還主動過來當他的答辯老師,林曉得知消息時也是哭笑不得,但也說明了人家對他的重視。
而后是另外一位院士提問。
其實提問也只是走個流程而已,答辯是為了考驗學生對自己論文的掌握程度,然后挑出其中的毛病,但是林曉的論文又能有什么毛病呢?
所以五位答辯老師都隨便問了問題之后,其中一位院士就笑道:“這論文都能發一區了,還要過來答辯,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位院士就是華國數學會的會長袁亞院士,雖然其本身不是京大的院士,不過這次也是作為外校專家過來擔任答辯老師的。
而聽到袁院士這么說,其他幾位院士都點了點頭,紛紛笑著站了起來,朝著林曉鼓起了掌。
全場的人們也都紛紛起身鼓掌。
鼓掌,自然是為了林曉的畢業而鼓掌。
看著這個年輕人完成了畢業,他們也都不由想到了自己當初畢業時候的樣子,那時候他們哪有這種大教室,又哪有這么多人來看啊。
看看林曉,他們都在心中感慨,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這時,作為林曉的指導老師,許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