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眼尖,大叫一聲:“呀,大將軍王!”
周圍百姓聞言紛紛看了過來,然后呼啦啦跪倒一片,不住磕頭問好。
程沛身邊的士子們也都紛紛施禮,程沛也不例外,但他之前并未見過宋清齋,不由多看了他幾眼。
宋清齋路過他們的時候,微微頷首示意,目光在恒沛腰間的佩劍上一掃而過。
難怪程沛敢只帶著兩個童子便周游天下,原來是有自保能力。
許寄的車經過程沛身邊的時候,剛好起了一陣風,吹起了車簾,恰逢程沛往這邊看過來,驚鴻一瞥,看到了許寄半張臉。
當時只覺此女容貌驚人,當她是宋清齋的女眷,并未作他想。
等宋清齋的隊伍過完,聽人群中有人議論:“宛城郡主這一次也回來了?我看隊伍里有些人的裝束不太一樣,有點像是郡主的扈從。”
程沛久不在京城,京城人事略有荒疏。
身邊的士子一邊陪著他往里走,一邊說道:“這位宛城縣主,便是當初大將軍王養在府中的孤女。
“后來有一年不知何故,太后娘娘將郡主召入宮中……”
外面的傳言自然和真相有很大出入,但許寄善耕作的事情卻做不了假,宛縣那邊便有實證。
程沛大感興趣:“我在游歷途中意外得到了一些種子,本想試種一番,奈何總是不得法。
“既然宛城縣主有此才能,倒要討教一番。”
士子們訝然問道:“先生怎么對耕作事宜也感興趣了?”
“程某外出,滿目瘡痍,”程沛嘆道,“百姓多有易子而食者。有些時候并不是他們不想安居樂業,便是有無邊的荒田可供開墾,奈何沒有充足的糧種!”
另外一層原因卻不好當眾說出,朝廷的賦稅對于這些才擺脫戰火困擾的百姓來說,實在是有些重了。
其實他還想多在外游歷幾年,但因為心頭壓了民生,便忍不住提早中斷,回京向周啟進言。
有個士子忍不住夸贊:“那先生找宛城郡主算是找對了,學生之前去過宛縣等地,當地百姓用的農具聽說也是郡主改良的,不光比之前使用的簡便,用料也不多。
“而且郡主推行的新品種糧食產量高,易打理,百姓們都很歡喜。
“這兩年宛縣等地的百姓家家都有了余糧。”
程沛來了興趣:“既然如此,郡主不曾上報朝廷推行天下?”
有士子嘆道:“怎么沒報?朝廷……唉,一言難盡,總而言之,就是沒能推廣起來。
“民間也有些百姓看到宛縣等地的百姓受惠,想方設法購入新糧種,不想卻被糊里糊涂定罪……
“先前還有人去宛縣購買糧種,最近一兩年卻無人敢去了。
“但總有人大批量購買糧種,盡管他們喬裝打扮,也看得出是朝廷的人,唉,真不知朝廷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周啟無非是不想把天大的功勞拱手讓人罷了,要推廣新糧種也要由他來做,功勞是他的!
手里沒有那么多糧種怎么辦?去宛縣等地收購!百姓不肯賣?亮出刀劍!
程沛雖不知內情,卻也猜到了大概,眉頭不由越皺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