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項羽率軍返回居巢的時候,巢湖南岸也剛剛結束了一場大戰。
項聲擊敗了呂馬童和楊武的兵馬象征性的追擊了一段之后,便揮軍去進攻周勃的軍隊了。
兩軍對壘,項聲公布了劉季的死訊,然而周勃卻不信,又或者故作不信,留下大半兵馬與楚軍對戰,同周昌、趙堯帶著數千人借著夜色成功突圍,沒敢直接去舒縣,而是逃往了大別山的方向。
只要進了山,楚軍騎兵就拿他們沒辦法了,再辛苦也值得。
其實,項聲也沒打算把周勃的兵馬一網打盡,楚軍連續作戰人困馬乏,胃口太大真容易撐著,只要能把周勃的軍隊擊潰打散就可以了。
而且項羽也沒太把周勃當回事,灌嬰的騎兵主力才是楚軍的心腹大患,值得項羽親身前往。
于是乎,周勃等人就這樣僥幸逃過了一劫。
但是灌嬰就悲劇了,全軍覆沒不說,還哭的那叫一個慘!
大半夜的抱著劉季的腦袋漂泊在江面上,扔又扔不得,還要花費數日將此頭送給韓信,擱誰誰不哭啊?
項羽有心止戈,以劉季人頭換四郡之地,這件事干系太大了,關系到幾十萬人的生死。
灌嬰可不敢替韓信做決定,只能老老實實的把人頭帶給韓信。
不過,接下這個任務后,灌嬰知道自己的命總算是保住了,也算是件喜事,但他卻真是半點都笑不出來。
楊武半路和呂馬童走散了,想去尋周勃的隊伍,結果正撞上項聲的兵馬,一番廝殺之后,楊武獨自僥幸逃脫,巧之又巧的追上了周勃、周昌等人,幾人商定沿著大別山北麓前往舒縣,然后離開九江郡返回關中。
翌日,呂澤集結二十萬大軍來到了古巢浮橋。
昨夜他接到劉季被項羽斬殺的消息之后,苦思到了天亮,最終還是決定來見項羽一面。
究其原因,呂澤還是相信項羽的為人,不會做出誘殺之事,而且項羽既然表達了想停戰止戈的意愿,殺他也沒什么好處。
此種情況下,呂澤只要不頭腦發熱故意做出激怒項羽之事,安全方面還是有保障的。
大不了項羽額外提出什么要求全答應下來便是,等回到本部大軍之后再反悔那些過分的要求。
實在不行就讓二十萬大軍攻打銅陵,或者干脆不打,直接從城下沖過去,若無意外頂多也就損失個兩三萬人罷了。
但若是和項羽談妥了,項羽愿意放他們離去,那就最好不過了。
當然,呂澤也提前安排好了后事,真若是項羽殺了他或者是扣押他,那么呂釋之就會暫代大將軍之職,跟楚軍拼個魚死網破。
大江北岸,浮橋旁。
呂澤帶著兩名侍衛站在烈烈風中,等候了許久,卻依然不見項羽的影子。
這次會面雖是談判,但因為劉季已死,灌嬰大軍又被擊潰,呂澤從一開始就明白這絕不會是一次對等的談判,所以他早早就來等候項羽,萬萬不敢讓項羽等他的。
只不過,項羽昨夜在居巢睡的分外香甜,起的有些晚了,再從居巢往江邊趕,同樣需要不少時間。
于是乎呂澤就悲劇了,走也不是,不走又太難受。
好在烏騅馬夠快,項羽終于在呂澤雙腿廢掉之前趕到了江邊。
“呂澤拜見項王。”呂澤心中激動,但又覺得此刻不應該產生這種情緒。
“孤王來的有些遲了,呂大將軍莫怪。”項羽拱了拱手。
“不遲,不遲,是我來的早了。呃,不知項王找在下前來有何吩咐?”呂澤很是惶恐,盡量放低姿態,生怕惹得項羽不喜被一巴掌拍死。
“劉季已死,孤王不忍百姓再受戰亂之苦,有意止戈,然楚國國土為爾等侵占,孤王又不能不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