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每日連喂馬養馬之類的事都省了。我們都占了便宜呢!”
馮少君笑道:“我們一同來邊城,不是親人也勝似親人,說這些話豈不見外。”
這倒也是。
當年沈嘉和方鵬毫不猶豫地放下宮中差事,追隨沈祐來了邊軍。這幾年里,同在軍營,同吃同住,一同領兵出關練兵殺敵,是同生共死的袍澤。這樣的情誼,更勝手足。
“孩子們自己都不介意,我們也別啰嗦多嘴了。”李氏笑道。
雷小雪性情爽利明快,很快釋然:“你們說得沒錯。以后我不說這些就是。對了,今日我讓廚子去買了一簍魚蝦回來,今日正午,都來我家吃飯。”
馮少君和李氏也沒客氣,一同笑著應了。
坐在一旁的宋氏,客套了幾句。雷小雪笑道:“他們幾個天天在一處,有好吃的,崔大郎兄弟三個必是要來的。難道還少你一雙筷子不成。”
崔元翰在邊軍里做軍需官,又是沈祐的舅兄,很快融入將軍坊這個圈子里。
五年前崔元翰來了邊城后,在將軍坊的鄰坊買了宅子。后來將軍坊里有幾個陣亡,還有一個受了重傷的回了京城,宅子空出了幾處。崔元翰便帶著妻兒搬進了將軍坊,宅子就在沈宅的后面。開了后門就到,來往十分便利。
宋氏性情溫柔,與人和善,雷小雪李氏和她頗為相得。
宋氏唯一的“缺點”,在雷小雪看來,就是太過客氣多禮了。喊吃飯就去嘛,非要多費幾番口舌。
果然,盛情難卻之下,宋氏才應了。
寒冬將至,天氣愈發冷了。這時節,就是在京城,新鮮的魚蝦河鮮也是稀罕物,價格高昂。到了邊城,得加一個更字。
雷小雪令人買的一簍鮮活魚蝦,比牛羊肉貴了數倍。
蝦用鹽水白灼,鮮嫩中帶著清甜。三斤以上的鮮魚或紅燒或糖醋,濃香撲鼻。小一些的魚熬成奶白的魚湯,湯鮮味美。還有手指長的小魚,去了內臟刮凈魚鱗,裹上蛋清面粉,下油鍋一炸,酥脆鮮香。
馮少君在平江府長大,本就愛吃魚,今日這一席魚蝦宴,吃得心滿意足。
宋氏更是水鄉長大的姑娘。
眼前這些菜肴,都是自小就吃慣的。不過,到了邊城以后,想吃魚蝦著實不易。今日同樣吃得暢快。
(本章完)
/102/102051/3151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