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彤兒泡茶時整個過程看似十分簡單,沒有浮華的技巧展示,沒有琳瑯滿目的茶器爭輝。然而卻令眾人移不開眼。
她一身彩衣安靜地坐在中央,定如青松,又像不問塵世間的摘仙,俯瞰人間。
她面色從始至終從容淡定,好像知道自己定能奪魁的從容。嘉賓席上的謝玉珩看到的就是這般情景,這一幕,哪怕多年后都難以忘懷。
高臺之上,眾人品嘗了汪彤兒泡的茶之后,也紛紛點頭。
在這片掌聲中,唯一震驚又不可置信之人便是臺下的王文遠了。
他開始心慌起來,對手的表現(xiàn)如何,外人或許只能瞧熱鬧,而內(nèi)行全看門道,汪彤兒的動作行云流水,茶藝技高一籌。
更難得的,是她那份鎮(zhèn)定如山的心態(tài)。看樣子,自己不看好的秦玉要跟自己并立第一了。
直到品鑒席上面眾人都亮起“優(yōu)”字時,人們才從回過神,而后便是一陣熱烈地掌聲。
王文遠的臉霎時慘白起來······
品鑒席上最具有權(quán)威的,坐在正中間玄衣老者華聞閣老先生,竟然給秦玉評了‘優(yōu)’!
華老先生是隱世大儒,人品值得信任。平常愛好品茗,是溱州品茗界泰斗。
往年,每次斗茶大賽,他鮮少給人評個‘優(yōu)’字。
哪怕斗茶大賽得了第一名,有時也只得他賞賜個良。
若是有哪個能得到他老人家一個’優(yōu)’字,這一年心情都是愉悅的。
今兒卻破例給參賽新手秦玉評了個‘優(yōu)’,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怎不叫人驚詫?秦家少爺是刷新斗茶比賽以來的第一個擁有全‘優(yōu)’的人。
這充分說明秦家少爺?shù)牟杓?,能力、見識肯定在他之上,因此,王文遠暫短低落,也只能是輸?shù)眯姆诜ぁぁぁぁぁ?
沉家菊,沉老爺子本以為他今兒要輸給王家少爺王文遠,沒想到,從秦家沖出來一匹更年輕的黑馬來。
分分鐘鐘就秒殺他們這幾位斗茶老手。
老爺子心中失意,不由手捋長須,感嘆一聲:“后生可畏!”這會兒,華老先生見汪彤兒正要從高臺上走下去,摸著胡須對著她含笑說道:“秦少東家請留步。”
收拾好東西正要下臺的汪彤兒,聞言,腳步停下,把手上拎著的煮茶工具交給身旁許錦珅。恭敬地對著華聞閣行了一禮:“老先生有何賜教?”
“老夫觀秦少東家適才沖泡技藝,有一事不明。”
“請講?!?
“有史以來,但凡沖泡茶葉,都是先入茶再入水,為何秦少東家反其道而行之?”
“老先生,”汪彤兒拱手說道:“此乃碗泡法,于百姓中常見,但并非尋常?!?
“哦?”華老先生問道:“愿聞其詳,老夫洗耳恭聽。”
“咳,老先生,恕晚輩在您老面前班門弄斧。”“晚輩今日選用的是早春的芽頭茶,”汪彤兒跟華老先生見過禮后,隨即便站得筆直,侃侃而談:“眾所周知,芽頭茶乃摘取枝頭最早最鮮嫩的一芽一葉,再經(jīng)過十二道工藝精制而成。”
“尋常的沖泡法子,也就是先入茶再入水的話,極有可能將茶葉浸泡過久,令其失了它原本的味道,從而變得苦澀?!?
“但若是先入水再入茶,一來可使得水溫稍涼,減緩茶葉滋味轉(zhuǎn)變的速度。二來,也可減緩茶葉浸泡的時間。這么一來,能充分地保留了茶葉的原汁原味?!?
臺下眾人聽到她這么一解釋,“原來如此啊!”
華老先生聽完,點點頭又問:“歷來斗茶比賽,比的除了茶藝之外,還有茶技。而老夫觀秦少東家適才的情況,無論從動作還是茶器使用都過于簡單了些,秦少東家就不擔心得不了好的名次?”
“老先生,”汪彤兒回答道:“秦家是賣茶之人,也是愛茶之人。在下看來,茶最